口腔溃疡的治疗大全

  轻型口疮

  该型约占80%,最多见。溃疡较小,数目不多,1~5个,孤立散在,直径为2~4mm,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好发于唇、颊等处非角化区粘膜。

  具有红、黄、凹、痛的临床特征,即病损表面覆盖黄色假膜,周围充血红晕带、中央凹陷、疼痛明显。

  溃疡的发作周期长短不一,可分为发作期(前驱期-溃疡期)、愈合期、间歇期。

  前驱期黏膜局部不适、触痛或灼痛。约24小时后出现白色或红色丘疹状小点,2~3天后上皮破损,进入溃疡期,再经4~5天后红晕消失,溃疡愈合,不留瘢痕。发作期持续7~14天,可不治而愈。

  间歇期因人而异。一般初发间歇期较长,以后逐渐缩短。

  重型口疮

  溃疡大而深,多单个发生,直径可达10~30mm,深及粘膜下层直至肌层,似“弹坑”状。好发于颊、咽喉、软硬腭交界处等口腔后部粘膜。

  周边红肿隆起,基底较硬,但边缘整齐清晰,表面有灰黄色假膜或灰白色坏死组织。

  初始好发于口角,其后有向口腔后部移行趋势,如咽旁、软腭、腭垂等,可影响说话和吞咽。常伴低热乏力等全身不适症状和病损局部区域的淋巴结肿痛。

  发作期可长达月余甚至数月,有自限性。疼痛较重,愈后可留瘢痕,甚至造成舌尖、腭垂缺损或畸形。

  疱疹样口疮

  溃疡小而多,可达数十个,直径小于2mm,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以舌腹、口底多见。

  邻近溃疡可融合成片,黏膜发红充血,疼痛较重。唾液分泌增加,可伴头痛、低热、全身不适等症状。有自限性,愈后不留瘢痕。

  重型口疮和疱疹样口疮占复发性口疮的20%。

  治疗

  以消除病因、增强体质、对症治疗为主。

  轻症:如溃疡复发次数少、疼痛可耐受,不治疗或以局部药物治疗为主。

  中度的溃疡:优先选择局部治疗,可以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止痛剂、抗炎制剂。

  重型的溃疡:可以糖皮质激素局部黏膜下注射。

  顽固病例:可全身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免疫功能低下:可选用免疫增强剂。

  需要注意的是,经久不愈,大而深的舌头溃疡,有可能是一种癌前病损,极易癌变,应建议患者转上级医院做活检明确诊断。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