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蚊虫叮咬后为什么会起包?
蚊虫叮咬人体后会向人体释放分泌的唾液,人体的免疫系统对于这种外来物质会产生防御反应,在这个过程中释放炎性物质------组胺,从而产生瘙痒肿胀的症状。这本质上是一种过敏反应,不同体质的个体,反应的严重程度也会不同,相比较成人而言,幼儿更容易对蚊虫叮咬时的分泌物过敏,而且幼儿的皮下组织比较疏松,被蚊虫叮咬后常肿起较大的蚊子包。
蚊子叮咬之后怎么办?什么方法能止痒?
如果看到刚刚被蚊虫叮咬过,可以立刻用碱性皂液清洗患处来防止起包。
因为蚊子叮咬人时会释放出偏酸性唾液,及时用碱性皂液清洗可以中和酸性物质。如果已经起包,可以使用持续冷敷的方法消肿止痒,具体做法可以是取毛巾包冰块敷在被咬的部位,或者把湿毛巾放入冰箱冻冷后敷在被叮咬的部位,可以每2~3个小时进行一次。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次冷敷时间不要多于15分钟,而且不要用冰袋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皮肤。同时及时剪短宝宝指甲,避免抓挠肿胀处造成感染。
止痒可以用炉甘石洗剂、薄荷膏。
炉甘石洗剂安全性高,可用于小婴儿。摇匀后,用棉棒涂抹于被叮咬处,可以起到临时止痒作用。一天可涂抹多次直到症状消失。薄荷膏止痒可以用于2岁以上的孩子,但要避开破溃的皮肤。
如果瘙痒、肿胀比较厉害,冷敷无效,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短期、少量使用含激素的弱效药膏,比如0.1%的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0.1%糠酸莫米松等。
短期涂抹1-2天的外用非处方激素药膏不会对孩子带来严重副作用,家长们不必太多顾虑。如果皮肤已经被抓破,就不能涂激素药膏了,可以使用红霉素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以预防破溃处被细菌感染。
如果有难以忍耐的瘙痒,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这一类药品已被证实能够减轻早期瘙痒,减少晚期红肿、硬结。
氯雷他定是非处方药,也可以自行去药房购买,建议用于2岁以上。如果是严重过敏体质,又因为夏令营等原因不得不去蚊虫比较多的区域,建议随身备着这些药,可以在户外活动之前的2~3个小时内服用一次,以有效预防被蚊虫叮咬后的严重过敏反应。
常见的护理和治疗误区主要体现在产品的使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