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2》众望所归地成了中国影史的票房冠军啦。电影快结束的时候,卢靖姗扮演的医生Richael不幸受伤昏厥倒地,看到这里的时候,阅片无数的小编在心理默默地对自己说,嘴对嘴的人工呼吸戏码又要上演啦······
结果冷锋只是对着Richael的胸口捶了两拳,就把Richael给救醒了,怎么就不按套路出牌了呢?
本着严(chui)谨(mao)认(qiu)真(ci)的态度,看完电影之后,小编特意咨询了急诊科专家,这捶胸的动作到底是什么招式,竟能救人于顷刻之间。
心前区捶击术
原来这一招叫做“心前区锤击术”,在人突然心脏骤停时,使用心前区锤击术能够让人快速回复心跳。
2000年公布的国际心肺复苏联络委员会的ALS指南中,也推荐心前区捶击术作为目击心搏骤停后的第一项急救措施。
专家称,心前区锤击术有两个优势:
一个是方法简单、产生效果快,只要锤击胸口一到两次就有可能让人醒过来,如果没醒,也不耽误采取其他的急救措施;
另外一个是成功率也比较高,有效率高达40%。当然要想成功必须使用准确的方式才行。 图一
心前区锤击术的方法
心前区捶击术看似简单,以为只是在胸前随便捶两下就好了。其实还是有许多学问在里面的。
首先是时间必须尽量快,在心搏骤停后的1分30秒内,心脏应激性最高,此时拳击心前区,使心脏复跳的可能性最大。
其次是锤击的部位,锤击点位于胸正中线,胸骨的正中间位置,此处是整个胸廓支撑力量最薄弱的地方,锤击这里可以让胸廓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可将锤击的机械能量直接传递给心脏。
再有就是挥舞拳头的高度,这决定了拳头捶下去的力量。专家称,拳头距胸部的距离以20厘米为最佳,在这样的高度一般人可以用力出拳,力量刚好可以达到使患者胸廓收缩,而又不至于让其肋骨骨折。
当然还要考虑出拳的方式了,应该让掌沿处接触患者的胸口,而不是掌背面,以免造成患者的外伤。当一次捶击动作完成之后,应当快速地收回拳头,准备再次有力捶击,使每次的捶击形成脉冲式机械刺激,根据对治疗的反应,可捶击一次或数次。
以上就是胸前捶击术的方法了,大家可以对比一下电影中的冷锋,看看冷锋做的是否科学。
不过有人又要问了,那人工呼吸呢?人工呼吸不也是用来急救心搏骤停的吗?
人工呼吸是心肺复苏术中的一个步骤
是的,不过人工呼吸属于急救心脏骤停的另一种技术了,而且人工呼吸也只是其中的一个步骤而已,这种急救方式就是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可以在心前区捶击术无效的情况下接着进行。
根据美国心脏学会(AHA)公布的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心肺复苏术可以分C-A-B三步进行。
胸外按压(Circulation):让患者平躺于地,施救者将一只手掌放在患者的胸部中央,另一只手放在第一只手上,按压患者的胸部。按压频率成人至少达到100次/分钟。在整个急救过程中,胸外按压最好不要间断。
开放气道(Airway):将一只手置于患者的前额,另一只手置于颏骨附近的下颌下方。同时提起下颌,推动前额,使患者的头颅向上扬起。同时用手指挖出病人口中异物或呕吐物,有假牙者取出假牙。
人工呼吸(Breathing):进行人工呼吸前,施救者正常吸气即可,并不需要像大部分电视剧里的那样深吸一口气。如果第一次人工呼吸未能使胸廓起伏,需再次开放气道,然后再给予第二次通气;
注:如果患者是成年人,一般每进行30次胸部按压之后再进行2次人工呼吸;如果患者是儿童,则每进行15次胸部按压之后再进行2次人工呼吸。过度通气(多次吹气或吹入的气量过大)反而可能有害,应该避免。
健客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