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在我们看来是中老年人才会得的疾病,而且直观印象就是——缺钙、骨头脆、怕摔。然而“骨质疏松”与我们年轻时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而且不只是缺钙那么简单,我们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成因
骨质疏松一方面受年龄、遗传、性别的影响,一方面也受我们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前者是不可控的,而后者是我们能够去改变和预防的。要知道骨质疏松是一种随我们衰老产生的自然现象,就像记忆力减退一般,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的预防来改善这种衰老。
(图1)
年龄
这意味着,在骨骼达到顶点后,就会处于一种下降的趋势,就像人体的脑细胞一样,只会减少,而无法增加了。在预防骨质疏松时,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达到峰值之前,也就是30岁之前,努力提升自己的骨量峰值,通过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让自己的骨峰值变得更大,以后下降起来,有更多的余地,会延迟或避免骨质疏松的发生。
·经历过了峰值,也就是处于一种缓慢的下降期,不论是中年还是老年,都可以通过补钙和维生素D,还有运动来预防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几率。
遗传
这部分属于先天基因,可以参照自己的父母,如果他们有脆性骨折史,那么自己更要注意后天的保养和预防。
性别
女性在绝经后,雌性激素下降,骨量流失快,患骨质疏松的比率远高于男性,尽管男性在中年后,随着性激素的降低,也会产生骨质流失的情况,但是由于男性的运动量和力量高于女性,本身的骨密度质量高,使得其骨质疏松的情况要少于女性。
(图2)
不良的生活方式
·饮酒
酒精不仅伤肝,伤脑,还会抑制成骨细胞,导致骨质流失,特别是年轻的时候,骨质还处于增长时期,大量的喝酒会让自己的骨峰值大大降低,甚至年轻就有骨质疏松的慢病了。
·吸烟
吸烟不仅导致呼吸和肺部疾病,它也是骨质疏松的成因,吸烟的人骨质密度低于不吸烟的人,也就更容易患骨质疏松。
·营养不良
饮食中缺少了钙,或者少了对于钙吸收的维生素D都会导致年轻时的骨质增长不足,从而中老年时骨骼流失,易患骨质疏松。
·缺乏运动
缺乏运动一方面使肌肉得不到锻炼,无法很好的保护骨骼,另一方面,骨质需要运动的刺激来维持,缺乏运动会使骨骼流失,导致骨质疏松。正常的骨质水平需要用运动去刺激来保持。
(图3)
防治骨质疏松的方法
1.合理饮食
不论是小孩还是老人,补钙很重要,但不能作为唯一的路径。钙吸收还需要维生素D帮助我们吸收钙和转化钙,而维生素D可以通过晒太阳而活化。多喝牛奶比喝骨头汤更有效果。如果是已经患骨质疏松的人,可以通过吃钙片和维生素D来减轻骨质疏松。
2.戒掉不良习惯
吸烟、喝酒在患了骨质疏松后,要尽快戒掉这些习惯。而预防骨质疏松最好也减少这些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习惯。
3.保持运动
没有患骨质疏松的人,保持每周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类似于中速跑,骑车,游泳等运动。平时慢跑也可以有效的增强骨骼强度。而已经患了骨质疏松的人,要锻炼自己的平衡和协调性,尽量参加自己力所能及的运动,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保持自己的肌肉力量和骨骼强度,可以降低摔倒和骨折的风险。
骨质疏松是一个慢性疾病,但是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尽可能的预防它。检测出了骨质疏松也别大意,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参与治疗。拥有好健康,保持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