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记!这十类药物不能说停就停!

  一、抗心绞痛药物
 
  长期服用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的冠心病患者,骤停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加重心肌供血不足,诱发心绞痛。
 
  例如,硝酸甘油舌下含服1~3片,停药后一般不会出现停药反应。如内服硝酸甘油,连服2~3周后突然停药,便可引起血压升高,心跳过缓,并可诱发心肌缺血而导致心绞痛急性发作,心肌梗死和猝死。因此,长期服用硝酸甘油后,须逐渐减少用药剂量或减少服药次数,缓慢停药。
 
  长期服用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骤停后可出现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诱发甲状腺机能亢进、心律失常、心绞痛、进行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例如,美托洛尔的临床效应与血药浓度可不完全平行,剂量调节以临床效应为准。停药过程至少3天,常可达2周,如有撤药症状,如心绞痛发作,则暂时再给药,待稳定后渐停用。
 
  二、抗乙肝病毒药物
 
  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为了抑制病毒改善肝功能,尽量减少或延缓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目前口服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病毒复制,而不是杀灭病毒。因此,抗乙肝病毒药物一般需要长期服用,并且服药期间需要定期监测。
 
  对于高耐药的品种如拉米夫定、替比夫定需要3个月复查一次,对于低耐药的恩替卡韦、替诺福韦,5~6个月复查一次,这样可以密切监测病毒复制情况、病情变化等。
 
  口服抗病毒药物疗程一般较长,至少3年以上。有些患者只听到3年,到了3年就自行停药。更有甚者在治疗过程中监测到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阴性就停药,导致病情复发,个别患者无法控制病情,最终死亡。
 
  三、抗甲亢药物
 
  甲亢是由于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分泌甲状腺素过多所致临床综合征。目前应用最多的抗甲状腺药物是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和甲亢平等。
 
  甲亢药物治疗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治疗期、减量期、维持量和缓解观察期。特别强调的是,治疗中不能擅自减量或停药。擅自停药不仅可导致疾病复发,且发作程度一次比一次重,药物疗效一次比一次小,陷入“治疗—复发—再治疗”的恶性循环中。
 
  停药必须同时满足下列几个条件:①全疗程达2年或以上;②甲亢症状完全消失;③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甲状腺刺激性抗体阴性;④药物维持剂量小。
 
  四、抗癫痫药
 
  癫痫是一种神经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药物治疗被认为是控制病情最有效的方法,大部分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可使癫痫不再发作。
 
  若骤停抗癫痫药物,会导致癫痫频繁发作,甚至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在患者用药过程中如改用其它药物时,原用药也不可以骤然撤药,要与新药同时服用一段时间后再逐步减量,待到病情完全控制后,方可完全停用原用药。
 
  临床研究表明,对于2年以上没有发作癫痫的患者才可考虑停药。而且停药前应该对患者进行视频脑电图检查,当患者的痫性放电消失后才能逐渐停用药物。
 
  五、抗抑郁药物
 
  抑郁症是一种有复发倾向的慢性疾病,如果治疗不充分,复发次数增多,不仅会增加治疗的难度,而且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费用。
 
  三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丙咪嗪、氟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喜普妙等,突然停药均能引一系列精神和躯体症状,其中丙米嗪发生率最高。
 
  停用三环类抗抑郁药常发生躯体不适伴焦虑,如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头痛、寒冷、乏力等;睡眠障碍,如失眠、极度做梦;运动障碍,静坐不能和帕金森综合征等;行为异常、躁狂、惊恐发作和妄想等。
 
  单胺氧化酶抑引起的停药综合征比较严重,可出现思维破裂、妄想、抑郁、认识障碍、轻躁狂、攻击行为、易怒、焦虑不安、失眠及肌痉挛等。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引起的停药症最轻,主要发生在半衰期较短的药物中,如帕罗西汀等。主要症状是“头晕”,有一种飘飘然、犹如浮在水面的醉酒感觉;其次是感觉异常,如烧伤感、针刺感及电击感等;另外还可发生疲劳、腹痛、早醒、入睡困难、记忆损害等。氟西汀的停药症状比较轻微,主要是震颤和出汗等。
 
  六、镇静安眠药物
 
  长期服用安定、舒乐安定、硝基安定、利眠宁、水合氯醛等药物,可产生耐药性和成瘾性。
 
  如果突然停药,病人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的生理机能障碍,即戒断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现焦虑、兴奋、震颤、肌肉抽搐、头痛、胃肠功能失调、厌食、感知过敏、癫痫发作等症状。
 
  七、雌激素
 
  为防止更年期综合征和骨质疏松,绝经前后的女性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的越来越多。
 
  目前已知雌激素可起扳机作用,释放精氨酸,使其转而释放扩张血管的一氧化氮。雌激素水平突然下降时,血管便会收缩,以致引发心血管危象。因此,凡长期服用雌激素的人,绝不可突然停药。需要停药时,应逐渐减量后停用。
 
  八、抗生素以及抗结核类药物
 
  许多细菌感染病人用抗生素后,发烧、乏力等感染症状迅速消失,实际上细菌尚未彻底清除。这时,如果病人以为药到病除而擅自停药,结果会导致病情反复、恶化及细菌耐药性产生。
 
  至于各类抗结核药物,目前采取短程督促强用药9个月,甚至在症状消失后还要继续服用,以防复发。如果停药过早,不仅复发,且会转为晚期结核和全性播散性结核,给彻底治疗带来困难。

  九、降血糖药物
 
  如果在血糖控制正常后就立即停用降血糖药物,可使血糖浓度急剧上升,使病情恶化。
 
  特别是平时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治疗显效后如果突然停用胰岛素,可造成严重的反弹,血糖显著增高,引起高渗性糖尿病昏迷和发生酮症酸中毒而危及生命。

  十、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长期应用强的松、地塞米松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会使病人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皮质激素分泌功能受到抑制。如果突然停药,可出现两种病理情况:
 
  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大多数病人停药后,在感染、创伤、手术等诱因下,可突然出现头昏、恶心、呕吐、休克及低血糖昏迷等症状。
 
  2、皮质激素停药综合征。停用皮质激素后还可发生以下三种情况:
 
  停药过于突然,体内的皮质激素浓度突然下降,临床可表现腓肠肌及股部等肌肉疼痛,且可伴有肌肉僵硬现象;膝及踝部等关节疼痛;全身无力;情绪消沉;发热、恶心、呕吐等。
 
  停药复发。有些反复发作的皮肤病,如慢性湿疹、系统性红斑狼疮,由于多次使用皮质激素(包括外用制剂)来缓解症状,结果逐渐产生习惯性。主观上感觉激素效果好,停药后就产生不适感或恐惧,甚至认为疾病的复发与停药有关。
 

  反跳现象。使用激素治疗后,症状可完全控制或缓解,突然停药或减量,即见原发病复发或者恶化,还会产生肾上腺皮质危象,主要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乏力、疲倦等,甚至发生休克、死亡,这称为反跳现象。反跳现象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湿疹等。 

相关推荐

呋塞米片(三才)
呋塞米片(三才)
1.水肿性疾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肾脏疾病(肾炎、肾病及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尤其是应用其他利尿药效果不佳时,应用本类药物仍可能有效。与其他药物合用治疗急性肺水肿和急性脑水肿等。2.高血压在高血压的阶梯疗法中,不作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优选药物,但当噻嗪类药物疗效不佳,尤其当伴有肾功能不全或出现高血压危象时,本类药物尤为适用。3.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用于各种原因导致肾脏血流灌注不
氟康唑胶囊(逸舒)
氟康唑胶囊(逸舒)
适应症为本品主要用于以下适应症中病情较重的患者:1.念珠菌病: 用于治疗口咽部和食管念珠菌感染;播散性念珠菌病,包括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等;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尚可用于骨髓移植患者接受细胞毒类药物或放射治疗时,预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2.隐球菌病: 用于治疗脑膜炎以外的新型隐球菌病;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本品可作为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初治后的维持治疗药物。3.球孢子菌病。4.本品亦可替代伊曲康唑用于
利格列汀片(欧唐宁)
利格列汀片(欧唐宁)
利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联合使用,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可用于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呋塞米片(亚邦药业)
呋塞米片(亚邦药业)
1.水肿性疾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肾脏疾病 (肾炎、肾病及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尤其是应用其他利尿药效果不佳时,应用本类药物仍可能有效。与其他药物合用治疗急性肺水肿和急性脑水肿等。 2.高血压:在高血压的阶梯疗法中,不作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优选药物,但当噻嗪类药物疗效不佳,尤其当伴有肾功能不全或出现高血压危象时,本类药物尤为适用。 3.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用于各种原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