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婴幼儿快乐和稳定的情绪?

  婴儿最早是以情绪和人交流的:

  新生儿生下来用哭声呼唤成人的照顾;当宝宝吃饱了在睡梦中会显露出甜美的微笑,说明他很舒适。

  婴儿从2-3个月开始,他的情绪不仅受生理需要调节,也受心理需要的控制:

  2个月开始,当成人逗引时会出现应答性微笑;这种微笑发展愈来愈频繁,3个月时会“啊!呀!”发声;

  当成人离开时他的微笑停止,会发出某些声音或用眼寻找父母,希望父母和他面对面逗笑玩;

  如果成人不应答,孩子会哭泣,情绪低落。

  因此,为了发展婴儿愉悦和稳定的情绪特征,父母尽可能多地和婴儿接触,与他玩耍,同他说话,给他唱歌,包括那些看起来不太费事,也不太哭闹的孩子。不可因为孩子天性安静而让他一个人待着,被忽略的孩子同样会出现“淡漠人生”的情感。

  父母日夜照顾婴儿,在满足他的吃睡和身体舒适的需要的过程,婴儿逐渐对照顾他的成人产生依恋感情。如果能培养安全依恋型的孩子,容易养成稳定的情绪,因为他对成人有一定的依赖感,不怕母亲离开,所以他是快乐和安静的。如果母亲对孩子的感情不是一贯的,有时对孩子亲近,有时突然“不告而别”或欺骗孩子,不履行诺言,当孩子因此十分痛苦或反抗时,又十分粗暴地对待,或者对孩子的情感需要采取冷淡的态度,这样形成不安全依恋型。这些孩子会变得易生气、急躁、多疑、焦虑、担心、不肯探索周围事物、不愿接触生人,因此在认知和社会交流技能发展方面均受到局限。这些孩子平时很少有愉快的情绪,表情呆板,是因为他们发出的感情信息会受到冷遇,为了避免遭受缺乏温暖的回报的痛苦而采取冷漠的预防措施。

  所以,父母应注意在孩子不同年龄段的不同情绪要求,给予不同内容的感情照顾,帮助孩子适应成人社会中对他来说不可避免的环境要求,这将有助于逐渐培养孩子乐观而稳定的情绪。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