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患者虽然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用药、饮食治疗,但和一些患者不同的是,有时候容易钻牛角尖,犯一些本能避免的错误。再加上本身对病情的认识不足,很容易陷入一些治疗误区中,导致病情复发甚至加重。今天来盘点下慢性肾病最为常见的误区,看看你中招了吗?
认知误区:
血肌酐正常,一切都正常
很多喜欢以血肌酐这个指标来衡量病情的好坏,血肌酐正常肾脏就真的正常吗?
我们肾脏的储备能力相当大,只有毁坏50%时,才可能出现不适症状和指标上的异常。尤其是血肌酐一般升高说明肾脏已经严重受损,基本出现了肾功能不全。由此导致一些患者再发现病情时就已经是肾衰竭、尿毒症了。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慢性肾病是不治之症?
当然是不是不治之症。不论是从治疗上还是从科学数据上都不是,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发展到终末期的表现。可以选择透析和肾移植的方式来讲进行治疗,并不是没有办法治。只要积极治疗,在后期保全残余的肾功能,提供生活质量是没有问题的。
治疗用药误区:
要说的有两方面:一是偏听偏信。正规专科医院的治疗方案不同、不用,就相信小偏方。这个问题强调过很多遍,偏方如果真的有用怎么可能不普及呢。而我看到的更多是因为偏方耽误治疗以致病情加重的患者。另一方面,用药上要严格按医嘱服药,不用自作主张停药,增减药。
饮食误区:
“吃啥补啥”——得了肾病就吃腰子
“吃啥补啥”算是句老话了,听起来挺对的,但没有什么科学依据。肾脏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腰子”,有的人就想着肾脏生病了那就吃点腰子补补呗。所谓的腰子就是动物内脏,一般含有大量嘌呤且蛋白含量高,吃得过多不仅起不到补肾作用们还会加重肾脏负担,进一步影响肾功能。
低盐饮食那就不吃盐了?
一般我们对于有高血压,尿蛋白水肿的患者都会要求低盐饮食。可有的患者嫌每天控制着吃麻烦,干脆就不吃了,觉得省事对病情也不会有影响。可钠对人体的重要性大家都应该都知道,比如夏天出汗多,为了缓解身体缺水情况最好补充点淡盐水,来保证身体健康。
慢性肾脏病需要长期管理,难免有些患者会心急。心情我能理解,我们都是为了病情越来越好,所以这些错误更是治病路上要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