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性特点】
髀关穴为足阳明胃经穴,《会元针灸学》曰:“髀关者,髀股骨之关节也。故名髀关也。”
此穴位于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屈髋时,平会阴,居缝匠肌外侧凹陷处。该穴具有疏通经络之功。
《针灸甲乙经》其主治“膝寒痹不仁,不可屈伸”,《针灸大成》总结其主治为“腰痛,足麻木,膝寒不仁,痿痹,股内经络急,不屈伸,小腹引喉痛”,《类经图翼》还认为其有治疗黄疸的作用。
髀关穴传统主要用于治疗腰痛膝冷、痿痹、腹痛等,笔者结合名医经验,在临床中体会,运用强刺激手法针刺髀关穴,对缓解足背疼痛有很明显的作用。
【操作技法】
针刺髀关穴常采用仰卧位,在髂前上棘直下,平臀横纹,即与承扶穴相对处取穴,用刺手直刺进针,利用腕力提插捻转,得气后以患者足背部有明显酸胀为度。最好有抽动窜感,气至病所,不需留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