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百年前躺着吸鸦片,百年后躺着玩手机,姿态有着惊人的相似。当手机依赖症像毒瘾一样严重时,你我该怎么办?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就像一个百宝箱,功能强大、乐趣多多。渐渐地,人们发现这令人着迷的东西不仅仅占用了我们的时间,甚至占据了我们的心灵。许多人把哪怕半分钟的时间都习惯性地用其来填补。有识之士为此提出警告:百年前躺着吸鸦片,百年后躺着玩手机,姿态有着惊人的相似。这话看似严重,但如果你在现实生活中没时间亲子、没时间尽孝、没时间和配偶畅谈,却花大把时间捧着手机沉思、傻笑,那确实要对你的生活状态做些调适了。
下面这些情况你有吗?醒来第一件事是摸手机;手机不在身边就心烦意乱;手机没电了就会紧张;走路的时候、做饭的时候、吃饭的时候也玩手机;玩手机被家人、朋友吼过;上床以后还玩手机。有么?都有?完了,你得病了!一种心理疾病。也许不用心理学家命名,你自己都会知道,这毛病叫做手机依赖症。
有一种瘾叫软瘾
其实手机依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词了,它也可以称为一种瘾。确切地说,它是一种软瘾(softaddiction):强迫性的习惯、行为或回复性的情绪。满足表面的情绪释放,忽视、阻塞内心的真正需要,太过正常,看似无关痛痒,实具诱惑,不断沉迷其中。
软瘾这个词,最先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JudithWright提出,他说:“这些习惯好像没什么危害,一旦我们过度沉溺其中,在获取短暂的快乐之后,它更多的是在榨取我们的时间、精力,麻痹真实的情感,使我们远离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软瘾不仅仅涉及手机依赖,它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任何行为,每个种族、每个年龄段的人都难逃其羁绊。
不要以为软瘾不要命。一些学者已经发现,那些对于某种行为成瘾的人的大脑多巴胺受体中,有和吸毒者差不多的变化。一些调查也发现,手机成瘾的人有较高的焦虑水平,睡眠也不是那么好,还有一些人甚至会出现心慌、发抖、感觉无依无靠的症状。
智能手机剥夺了海马体锻炼的机会
现如今,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物品,而且也正在迅速成为人类大脑的延伸。
海马体是我们大脑中形状似“海马”的结构区域,司职记忆和空间定位。一项研究证明,总是依靠全球定位系统(GPS)到达目的地会降低海马体的功能。习惯依靠个人智能认路的人和使用GPS的人相比,依靠个人智能的人海马体活动量大、体积也大。更重要的是,在进行记忆测试时,非GPS用户的实际表现胜出一筹。所以,只在必要的时候使用GPS,你的海马体是会感谢你的。
想一下,你记得你呼叫最频繁的人的电话号码吗?以前,我们一直依靠我们的神经元来记住这些关键的信息。现在,大多数人甚至不用花时间写新号码。和新朋友的互通电话中,信息就会自动存储在联系人列表中。它的好处是省事高效,但我们的记忆却因此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练习。而记忆是越用越活的,特别是在编码的关键阶段。
成为使用手机的人还是成为手机的奴隶?
智能手机以及网络的依赖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心理学者们对Facebook如何影响人的情绪状态的研究,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
研究结论1:Facebook也能带来负能量
1998年,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者罗伯特·克劳特发现,人们上网频率越高,就越感到孤单沮丧,幸福感和与周围人的联系就越低。
另一个研究团队提出,使用Facebook会增强嫉妒心:花越多时间浏览,嫉妒感就越强。这是由“社会对比效应”造成的结果。因为平时人们的交往对象多和自己大致相似,而在浏览Facebook时,比较的对象是思维方式类似的同龄人,所以了解他们的成就会对自己造成更大的打击。
心理学家贝丝·安德森认为,Facebook会让人很快上瘾,也同样会产生令人烦躁的负能量,让人讨厌社交网络,有些讨厌的因由和当初让人注册Facebook的原因一样。在不断的比对过程中,很可能那些一开始很吸引人的东西,到最后反而让人避之唯恐不及。
研究结论2:Facebook的积极意义
社交网络是我们和他人分享的一种方式。成功分享后,心理和生理上的满足感常常会起到自我激励作用。社交媒体的普及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阅读和看东西的方式:我们在消费信息的时候会考虑用什么方式、和什么人分享这些信息。甚至在分享信息之前,光想到成功分享就能激活我们的奖赏处理中枢,很多人觉得,在Facebook上能够提高社会信任度、增进社交往来。虚拟的社交联系甚至可以缓冲压力和痛苦。“强制想象”就是真实事物的精神体现,心理学家将其称为“社交零食”。
从上面的研究成果,你发现什么了吗?是的,结论就是——智能手机不会使我们的头脑变笨,而不变笨的前提取决于手机主人如何使用这部聪明的机器。换句话说就是,你是想成为使用手机的人还是想成为手机的奴隶。
无聊来自于注意力匮乏
许多手机依赖者在谈到为何如此迷恋手机时,都会说:因为无聊嘛。坐公交车、地铁,还有一些闲散的碎片时间,手机是打发无聊的最好工具。想一想,是什么让我们觉得无聊因而不开心?需要借助外物来填补?答案是注意力。回想一下,我们在集中注意力的时候不会感到无聊,甚至会有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愉悦。而不专注时无聊的感觉就出现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我们把注意力分散在越多的任务上,就越是难以对每件事保持专注,因而变得越来越心烦意乱。
智能手机可以做很多事,不同人在用智能手机做不同的事。如果我们用手机直接和他人互动(比如给彼此留言、发私信等),我们的社会联系感会有所提高,同时孤独感也会下降。而如果你只是被动地消化内容,并不产生积极的思考,则会造成相反的效果。
心理学家蒂莫西·威尔逊说,他发现大学生如果没了手机或电脑,只要呆在房间里几分钟就开始“发疯”。威尔逊说:“可能你会觉得我们可以用这时间精神自娱,可是我们做不到。我们已经忘了该怎么做。”只要我们有闲,互联网就是一个极诱人又可迅速填补空隙的解决办法。我们无聊,刷一下手机,然后变得更无聊。所以,手机依赖之外更严重的问题是,我们在越来越多的时候忘记了该如何正确而有意义地集中注意力。
所以,问题不在于使用智能手机本身,而是,当智能手机默默取代你的大脑完全有能力执行的一种功能时,大脑的这种能力也就在慢慢地减弱了。这就像用电梯代替楼梯一样,上楼的速度或许是快了,但你损失了爬楼梯时得到的肌肉锻炼,而智能手机就像智力电梯。
秘诀:始终做它的主人
当这些时尚、性感的小工具对我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时,如何“使用它”,不让你的智能手机把你变成傻瓜,就有一些秘诀了:
★在存储电话号码之前,强迫自己记住它,尽可能凭记忆拨打你经常拨打的号码。
★尽量玩那些需要做出快速决策的电子游戏,那不但不会使你变笨,还可以磨练你的认知能力。患失忆症、记不住新消息的人也可以从智能手机上获得帮助。
★去熟悉的地方时关闭GPS,让你的空间记忆尽可能地保持活跃状态。如果去一个新地方旅行,先研究地图,把GPS当做辅助工具。认路是项技术活儿,你的大脑在这一过程中会得到不小的锻炼。
★用智能手机了解时事,并增加互动性,而不是简单地浏览。让知识充实你的大脑,也会让你在和他人聊天时更加健谈。
★如有可能,开车时关机。不管你在一般情况下多么擅长同时执行多个任务,驾车时千万不能分神。
智能手机有自己的位置,它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只要你把它用做大脑的补充,而不是取代你的大脑,始终做它的主人,手机依赖症自然会离你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