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灸,为什么你的艾灸效果没有别人好?

  为什么有的病艾灸几次就有很大的好转,有的灸几个疗程就好了,但是有的病,要灸上几个月、半年、一年、三年……甚至伴随自己,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旨》曰:“凡灸诸病,要持之以恒,必火足气到始能愈”。意思是说调理者身体内部的病还没好,效果还不明显,是因为坚持的还不够

  为什么有的艾灸效果差别这么大呢?

  艾灸不够坚持

  艾灸最难的就是坚持。艾灸属于外用疗法,对于疾病来说,并不是灸几天就能够灸好的,往往需要长期的坚持,但是往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或许因为工作、因为生活等等原因,没有坚持,中间停灸了几天,结果,之前的艾灸努力都白费了。

  时间用量掌握不准

  相信对于艾灸的朋友来说,对于灸时和灸量的掌握最不得心,因为有的时候我们灸后,皮肤会出现疼痛瘙痒等排病反应情况。在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会很担心,不知所措。本来需要持续艾灸的,结果停灸了,这些艾灸技巧掌握不好,也会影响到您的艾灸效果。

  病理深浅不同

  病在浅层的病容易灸,病在深层的病难灸,从皮毛,肌肉,筋髓,骨髓。越往里,越难灸。病在浅层,艾灸贴的热和药气容易到达,病自然好得快。病在深层,艾灸贴的热和药气难于到达,或说到达深层的病灶部位的热和药气很少了。人体一般承受的温度一般在40度到50度左右,每层都会吸收一定热和药气,到深层的热和药气当然就少得多了,病当然也就好得慢。

  病理位置不同

  病在经络上的病较易灸些,病在六腑要难灸些,病在五脏的病更难灸治。

  有的看起来很严重的,原来估计要几个月才能治好的,但是有的几个疗程就有很大好转了,有的不到一个月就好得差不多了。其实她们的病还是病在经络层面上。如果正气虚弱,病到了六腑,也就是膀胱、胃、胆、大肠、小肠、三焦,当然就难治多了,既要疏通经络,又得调理六腑。正气再虚,病再往里走,病到五脏,就更难治了。五脏就是指肝、心、脾、肺、肾。所以病到少阴,病到肾,病到心,就可能危及生命。

  形质未变的病易灸

  形质已发生变化的病难治。形质已变是什么意思呢?如长瘤了,内膜异位,胃溃疡了等。长得有瘤,不要奢望灸几次就能好。得灸上几个月至几年甚至变成生活的一部分。有的器官已萎缩,甚至老化,要想一下子就好,那也是不可能的,要有长期灸的打算。

  病理时间不同

  病的时间越长,中气越来越弱,受影响的地方越来越多,病可能越走越深,病就越来越难灸。有病就趁早治,早治早好,不要拖。

  个人体质不同

  表面看起来一样的病,但是有的人就好得快得多。病表面看起来一样,但是人的体内综合因素不一样,人的体质不一样。体质好的,中气强,体质差的,中气弱。中气弱,自然就好得慢。

  个人心态不同

  心态平和好得快,经脉较通畅,气血运行就通畅,艾灸后容易进入体内,病邪排出的快。

  不相信艾灸的人好得慢

  “不相信人、担心、害怕上当、怀疑”等情绪都是阴邪之气,这种气下沉变为湿寒进入脏腑,中医里讲“湿”是万病之母,“寒”是万病之根。那么,在临床中证实,容易相信人的人,艾灸的效果明显好得很快,因为,“信任”是积极向上的,是正能量,是阳气,与艾灸的阳气相通,相助。

  跟脾气有关

  脾气急躁、易怒、易生气、喜欢挑毛病的人好得慢。因为这几种情绪是邪阳,形成虚火而上行于心、肺、脑,使上焦受损,得上焦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肺心病,高血压,中风、偏瘫、鼻炎,咽喉炎、甲状腺疾病等,都是比较难治的病。

  生活习惯不同

  生活起居无节制的人好得慢,熬夜,早上懒觉,饮食无规律,补充点元气,熬夜又消耗一部分。就似有漏洞的水桶,一边装水,一边漏水。

  饮食无肉不欢、喜欢冷饮的人好的慢,肉食是湿体质的祸根,是一切炎症和癌症肿瘤的营养,是形成血栓和堵塞血管和经脉的罪魁祸首,血液不清净,血液循环慢,艾灸的阳气进入脏腑及病灶就慢。冷饮,血遇寒则凝,凝就是不循环,不通畅。

  艾灸的原理是施于穴位,通过热和能量输入,引起人体“应激反应”,调动经脉使之更好地发挥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作用。从而疏通脏腑,修复受损的细胞和器官,恢复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各个器官的功能,加速皮肤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治疾病的作用。艾灸贴使用方法简单,易于操作,适合百姓居家养生保健。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疗养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