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检查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通过吸取子宫内膜或在诊断性刮宫术(简称诊刮术)时,刮取子宫内膜标本,送病理切片检查,目的在于了解卵巢功能和该孕妇女的内膜病变。子宫内膜检查宜在经前2—3日或输卵管通液术后立即进行。

  (一)适应证手术有一定的痛楚和并发症,应严格掌握指征。适应证包括:
 
  ①了解有无排卵。
 
  ②寻找不孕原因:测量官腔深度,通过手感检查了解有无器质性病变,如子宫肌瘤、内膜息肉、结核、粘连等,通过病理切片检查了解子宫内膜改变。
 
  (二)禁忌证
 
  1滴虫或霉菌性阴道炎
 
  2急性或亚急性盆腔炎
 
  3使用性激素时,以免导致错误结论。
 
  (三)临床意义
 
  1确定有无排卵分泌期子宫内膜示有排卵,而增生期内膜或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均示无排卵。
 
  2判断黄体功能Noyes等研究指出多子宫内膜的腺上皮和间质细胞的形态,随月经周期而变化,如黄体期内膜标本呈分泌期样变较正常人落后≥2日,可诊断黄体功能不足。
 
 
  3寻找不孕原因不孕症中有相当比例为内膜结核,在其内膜标本中可看到结核结节。一些有排卵的闭经者,诊刮时常很难刮到内膜组织,说明内膜破坏殆尽,晚期子宫内膜结核常如此。
 
  经前期诊刮有可能使已有的宫内妊娠流产,其发生率为60%~10%(一般流产率为10%),虽有人因此提出月经来潮24h内诊刮,但因经期子宫内膜破碎,不易得出正确的诊断,而且经前期诊刮的流产率与一般流产率相近,所以多数学者对此持不同意见。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疗养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