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养海参?秋季进补需要谨慎选择!

  近日,央视曝光大连渤海湾养殖场用抗生素等药物养海参,导致近海物种几乎灭绝。海参由此走进公众的视野。这一惊人消息,也让许多原本想以海参进补的人打起了退堂鼓。试问,这个秋季你还敢吃海参进补吗?

  海参药食同源,有润肺养血功效

  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理论,肺气旺于秋,所以秋季养生在于养肺,选择滋阴补肾、清肺润燥的滋补品积极食补。海参完全符合这些进补要求,中国人吃海参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自古以来海参就作为一种价值极高的滋补品食用。

  海参形状像蚕,色黑,全身凹凸不平,长满肉刺,广布于世界各海洋中。海参是食品,也是药材。据《本草纲目拾遗》中的记载:海参,味甘咸,补肾,益精髓,摄小便,壮阳疗痿,性平,无毒,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海参。

  民间说“秋吃海参正当时”,不仅因为海参在秋季盛产,还因为它的食补作用。中医认为,海参味甘性温,入肺、心、肾、脾诸经,有滋阴壮阳、润肺补肾(肺金生肾水)、益精养血的功效。补而不燥,滋而不腻,能“滋后天之脾以补先天之肾”、“健脾肾以润肺腑”。当亚健康体虚之时,可以服用海参。

  从现代营养学来讲,海参富含的50多种营养成分,秋吃海参可补充夏日丢失的营养,提高肌体免疫力,帮你安然度过“多事之秋”。而且它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对于想补又不敢补的一些人比如高脂血症病人,海参是首选。

  抗生素海参可使人耐药,秋补谨慎选择

  海参肉质软嫩,营养丰富,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发泡好的海参肉质劲道,吃起来有弹性;也是海味“八珍”之一,与燕窝、鲍鱼、鱼翅齐名。

  随着糖干海参、福尔马林泡海参,还有这次的抗生素养海参等黑幕相继被曝光,小编提醒秋季进补,海参不能随便买,不能随便吃。业内人士指出,抗生素养海参,不仅涉及到水产品健康,而且损害人的健康。滥用的抗生素残留在海参肉上面,人食用之后,可能会吸收这些过量的抗生素残留物;而这些过量的抗生素残留物,将会使人体产生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一旦人体有病,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将会不同程度地降低,甚至会无效。

  所以,如果秋季想吃海参进补,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产地来源、仔细挑选。以下三种方法可帮助挑选海参:

  观察法:按规定工艺加工的干海参,色泽为灰色或灰黑色,体形完整端正,结实而有光泽,刺尖挺直且完整,腹部下的参脚密集清晰;体表无盐霜。

  触摸法:干海参个体坚硬,不易掰开,分量较轻,敲击有木炭感。劣质干海参易掰断,并有盐结晶或杂质脱落,手掂有沉重感。

  剖析法:横向切开干海参,其体内洁净无盐结晶,无内脏、泥沙等杂质,断面壁厚均匀,在3至5毫米以上。不按规定加工的干海参,体内有明显的结晶或杂质,胶质层薄且厚度不均匀,甚至破碎,形成破洞。

相关推荐

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希舒美)
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希舒美)
本品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 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急性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 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青霉素是治疗化脓性链球菌咽炎的常用药,也是预防风湿热的常用药物。阿奇霉素可有效清除口咽部链球菌,但目前尚无阿奇霉素治疗和预防风湿热疗效的资料)。 阿奇霉素可用于男女性传播疾病中由沙眼衣原体所致的单纯性生殖器感染。阿奇霉素亦可 用于由非多重耐药淋球菌所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希刻劳)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希刻劳)
希刻劳适用于治疗下列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 中耳炎:由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下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山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化脓性链球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咽炎和扁桃体炎):由化脓性链球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注:青霉素是治疗和预防链球菌感染(包括预防风
左氧氟沙星片(可乐必妥)
左氧氟沙星片(可乐必妥)
本品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轻、中度感染: 1.呼吸系统感染:急性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社区获得性肺炎; 2.泌尿系统感染:急性肾盂肾炎、复杂性尿路感染等; 3.生殖系统感染:前列腺炎、附睾炎、宫腔感染、子宫附件炎、盆腔炎(疑有厌氧菌感染时可合用甲硝唑); 4.皮肤软组织感染:传染性脓疱病、蜂窝组织炎、淋巴管(结)炎、皮下脓肿、肛周脓肿等; 5.肠道感染: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肠
阿奇霉素片(希舒美)
阿奇霉素片(希舒美)
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急性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青霉素是治疗化脓性链球菌咽炎的常用药,也是预防风湿热的常用药物。阿奇霉素可有效清除口咽部链球菌,但目前尚无阿奇霉素治疗和预防风湿热疗效的资料)。阿奇霉素可用于男女性传播疾病中由沙眼衣原体所致的单纯性生殖器感染。阿奇霉素亦可用于由非多重耐药淋球菌所致的单纯性生殖器感染及由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疗养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