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莫担心 宝宝流口水多数不是病

  婴幼儿流涎俗称流口水,婴幼儿流口水的原因很多,总所周知,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唾液腺尚还不完善,加上幼儿半岁左右处于出牙期,且婴儿口腔浅,唾液的分泌略有增加,孩子不会调节口腔内过多的液体。

  孩子到3~4个月的时候,由于唾液腺的发育和功能逐步完善,口水的分泌量逐渐增多,而此时小儿还不会将唾液咽到肚子里去,也不会像大人或大一点的孩子一样必要时将口水吐掉。再加上孩子到三、四个月有的已长出了牙,对口腔神经产生刺激,使唾液分泌更加增多了。婴儿的口腔较浅,吞咽功能又差,不能将分泌的口水吞咽下去或贮存在口腔中,口水就不断地顺嘴流出来。

  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病态,一般到2-3岁流口水的现象就会消失。妈妈不必过于担心,只要做好宝宝的皮肤护理工作就好了。

  1、随时为宝宝擦去嘴边的口水,擦时不可用力,轻轻将口水拭干即可,以免损伤局部皮肤。

  2、对经常流口水的宝宝,应当常用温水洗净口水流到的地方,然后涂上油脂,以保护下巴和颈部的皮肤。

  3、最好给孩子围上围嘴,以防止口水弄脏衣服。

  4、给宝宝擦口水的手帕,要求质地柔软,以棉布质地为宜,要经常洗烫。

  5、宝宝在乳牙萌出期齿龈发痒、胀痛,口水增多,可给宝宝使用软硬适度的口咬胶;6个月以上的宝宝啃点磨牙饼干,都能减少萌芽时牙龈的不适,还能刺激乳牙尽快萌出,减少流口水。

  不过,如果宝宝到了2~3岁牙齿长齐后,口水仍流个不停,就要小心宝宝有罹患口腔、咽喉粘膜炎症等疾病的可能,需要去医院检查治疗了。流涎多,不论是生理的或是病理的,都要做好局部的护理,注意清洁,避免皮肤刺激。同时根据小儿的特点,采用一些方法治疗,这里介绍二则验方,可根据条件选用。处方一:山药粉20克、鲜茨菇30克、捣烂如泥、红糖适量(以甜为度,下同),加白开水调成糊状,煮服。每日分2次,连服5天为一疗程。处方二:鲜茨菇一枚(重约30克)、藕粉3克、冰糖适量。用法同上或加入稀粥同服。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口腔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