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成人每天大约需要2200毫升水,
从食物中可获得1000毫升水,
其他的1200毫升则要从饮水中补充,
也就是平时说的大概8杯水。
当机体缺水时,人体细胞就会发出信号,以口渴的形式来要求人及时补水。此时只要及时补水就可以了。
但是有时候,会出现怎么喝水,口还是很干的情况,就说明不对劲了,特别是有些人常年口干,说明机体某个地方出故障了。
中医认为,人体水液的输送主要依靠:肾气的蒸化和调控、脾气的运化、肺气的宣降、肝气的疏泄、三焦的通利等脏腑协调配合来完成。
从中医的角度,经常口干的原因有:
1. 肾脏疾病的征兆
肾脏是分解和调节人体水液的主要器官之一,当其不能有效保持水分时,就会需要更多的水来维持肾脏的代谢,常感到口干。
调节方法:在日常生活养成正确的喝水习惯,促进肾脏中的毒素排出,不要憋尿,少吃重口味食物,因为摄入过多的盐,酱料会加重肾的负担。
2. 脾胃阴虚
脾胃之气亏损,阴虚火旺,便会使体内津液代谢出现失衡,阴不敛阳,虚阳之气上升,就会口渴。
调节方法:重在养,多吃一些健脾养胃的食物,以清淡细软为主,不吃辛辣,生冷的食物。多吃山药,香菇等。
3. 激素分泌失衡
激素分泌失调,会造成体内盐代谢紊乱,从而感到口渴。
调节方法:多运动,可以调节激素的正常分泌,不熬夜,作息规律即可。
4. 淤血内阻
中医称:“气随血行”,血淤的人脏腑气机受到阻滞,水液便无法顺畅到达身体其他器官,于是便出现口干的现象。
淤血体质的人行血迟缓不畅,原因在于:
1. 情绪意志长期抑郁
2. 久居寒冷地区
3. 脏腑功能失调
4. 老人年龄大,气血运行变慢
要改善淤血体质,要记住两点“温”“通”。
温:
1. 穿衣要保暖,夏天在空调房要防着凉,特别是女生,千万不要为了美在大冬天穿那么少。
2. 多运动,运动可以让身体升温,还能出汗排毒,活络气血
通:
1. 活血化瘀:吃一些活血食物,或者通过中药,当归黄芪等活血作用打通气血。
2. 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愉快才能气血和畅,血液流通。
按摩3个穴位,可以改善口干症状
1. 劳宫穴
心包经的劳宫穴,可以去心火,对于经常熬夜,火气大导致的口干有效。
2. 鱼际穴
肺经的鱼际穴,可以清除肺热,肺经与水分布输有关。
3. 太溪穴
肾经的太溪穴,可以帮助生津,补充肾经水分。
健客网专稿,转载请注明健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