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她是伦敦奥运会女子混合泳的双冠王,四年后的里约奥运会,她已经不是冠军。她叫叶诗文,从2013年的训练开始血乳酸值偏低;2014年的一次训练中不慎脚踝受伤,多了一块碎骨终日折磨着她;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的体重增加问题也影响着她的爆发力……外界的质疑和批评铺天盖地而来,就像当初辉煌时刻的赞誉……内外的压力使得她濒临崩溃,患上了中度抑郁。但她并没有放弃,而是坚强的对抗抑郁,重新站上赛场。从当初光彩无限的游泳天才少女到现在的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第八名,这四年,她经历了许多人一辈子都难以经历的事情,但对她而言,这或许是这四年最大的收获。
2016年8月1日,美国知名科学杂志《Nature Genetics》刊文称,科学家近期发现了17种与重度抑郁症存在关联性的遗传性变异,证实了抑郁症存在遗传风险。
在以往的研究中,多数科学家认为重度抑郁症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双方面影响造成的。
本次研究是世界首次从欧洲人种身上确认MDD的遗传关联性。在此前,重度抑郁症的遗传性仅在亚洲人身上得到过证实。
小组成员对超过45万人的遗传概貌数据进行了研究,其中121,000人有抑郁症患病史。
多数抗抑郁药对青少年患者无效
近日,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一项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网络Meta分析,研究表明,多数抗抑郁药对儿童青少年患者无效;在纳入的14种抗抑郁药中,仅氟西汀对儿童青少年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为英国牛津大学精神科的Andrea Cipriani博士及重庆医科大学周新雨博士,通讯作者为Cipriani博士及重庆医科大学谢鹏教授。
抑郁症是儿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对于这类特殊人群,是否需要应用抗抑郁药物,使用哪种抗抑郁药物,仍存在很大争议。周新雨等课题组成员系统检索了7个国际数据库的5794篇文献和8个试验登记平台的2509条试验注册信息,严格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实验34个,共5260名患者(平均年龄13.6岁)。课题组成员应用国际最新的循证医学研究方法网络Meta分析,综合比较了14种不同类型的抗抑郁药物在儿童青少年患者急性期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自杀风险等评价指标。
历时4年的研究证实:多数抗抑郁药对儿童青少年患者无效,仅氟西汀的有效性优于安慰剂,且一些抗抑郁药还可能存在严重副作用和潜在自杀风险。研究人员指出,儿童青少年抑郁患者应首选心理治疗,在没有条件进行心理治疗或心理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药物治疗,但应强调治疗的个性化;在使用抗抑郁药的过程中,临床医务工作者务必严密监控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潜在的自杀风险,尤其是在用药的初始阶段。
热疗两小时可缓解抑郁症状
美国《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卷》刊载的一项研究指出,热疗两小时能够影响大脑中的化学成分,缓解抑郁症状。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认为,抑郁与体温调节机制存在关联,提高体温有助“重置”大脑中控制情绪的信号机制。抑郁症治疗通常借助药物改变大脑中与情绪低落相关的化学成分水平,比如常见抗抑郁药“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SSRIs)主要作用是增加大脑中血清素水平,血清素作用于情绪管理。不过,药物治疗通常需要2周至8周才见效,甚至对有些患者不起作用,还有口干、恶心等副作用。而“全身热疗法”借助红外线加热器给身体加热,使体温升至38.5摄氏度左右。
英国《每日邮报》援引研究人员的话报道,这是因为大脑中调节情绪和调节体温的区域有所重叠,比如关乎抑郁的血清素和多巴胺也作用于体温调节。临床试验显示,30名抑郁症患者每天接受热疗2.5小时,持续一周,部分患者24小时内就见到效果,一周后抑郁程度降低50%,疗效最长的持续了6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