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想吃东西怎么办?

    图片中的男孩Permana只有十岁,但是体重却达到了192公斤。由于其实在太过肥胖,他已找不到合适的衣服来穿,每天只能裹着一条围裙。Permana每天需要吃五顿饭,包括米饭、鱼、牛肉、蔬菜汤、豆豉等,他由于胖到无法走路,只能退学留在家中。Permana的母亲说:“感觉他永远都是饿的,他每次的饭量是一个成人的两倍。”

  食物成瘾

  目前,肥胖人群日益增多,在错综复杂的诸多致胖因素之中,一种叫做“食物成瘾”的疾病逐渐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食物成瘾”表现为无法控制对超过身体需要量食物的强烈欲望,特别是对于精制碳水化合物、糖类以及面食。这些食品摄入后会在人体内很快代谢成糖而进入血液循环,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代谢的越快的食物,越是容易上瘾的食物。

  2015年初,一项研究就发现,披萨、炸薯片及高含糖量的甜点等精加工类食品,与食物成瘾有重大的关系。这些食品的成瘾表现类似于毒品大剂量、高频率的滥用。

  >>>你是一个“食物成瘾者”吗?

  符合下面的特征,那么你可能就是一个食物成瘾者:

  ◎不能控制食物摄入量,尤其是对高糖含量的食品或者垃圾食品;

  ◎曾尝试过各种不同的减肥方式,均没有成功;

  ◎不良的饮食习惯。比如过量饮食后,为了减肥而采取催吐、服用泻药或利尿药的方式;

  ◎对自己的体重和饮食习惯感到沮丧、失望、难过、甚至羞愧;

  ◎在食用精加工食品后,常常被消极情绪所困扰;

  ◎因为情绪的原因进食。比如喜欢在沮丧的时候或者极度高兴的时候暴饮暴食;

  ◎偷偷摸摸的进食;

  ◎偷吃别人的食物;

  ◎无法克制对食物的欲望;

  ◎因为不能控制的食欲,在身体上、情感上、精神上甚至社交活动上发生显著退化。

  >>>“食物成瘾”该如何防治?

  1.保持血糖的稳定

  科学研究显示,当人长期血糖不稳定,特别是在低血糖的时候,大脑的能量供应不足,也就会发出需要大量进食的信号,容易导致暴饮暴食。

  所以,我们需要做到:

  ●吃个营养早餐:比如来一个鸡蛋,或者是含有坚果的麦片。有研究显示,长期坚持营养早餐,可以很好的控制体重;

  ●少吃多餐:每3~4小时进餐一次,其中应该包含动物蛋白或植物蛋白;

  ●睡前3小时不再进食。

  2.减少一切糖的摄入

  不看见,不吃,就不会去想。

  3.控制食欲

  明确那些会让你胃口大开的食物,在平时生活中,注意避免摄入这样的食物。

  4.睡足7~8小时

  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也会增加人对食物的渴望。

  5.优化营养结构

  ●维生素D的水平:维生素D水平较低时,人的荷尔蒙水平会受到影响,导致人不管是否真的饿了,食欲都增加。

  ●欧米伽3脂肪酸的水平:当欧米伽3脂肪酸水平降低的时候,人就可能不幸肥胖。

  ●合理的营养补充能控制食欲:氨基酸中的谷氨酸盐、酪氨酸以及五羟色胺,都可以帮助控制食欲;除此之外,足量的膳食纤维的摄入,也能够起到显著的辅助作用。

  不是食物成瘾,可我就是想吃

  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情绪很不好、工作压力很大或者刚和其他人吵完架你就会去就近的快餐店点一个巨无霸汉堡,或者在路边的便利店买一包薯片和一瓶可乐,一切关于控制饮食的想法都抛诸脑后;但是吃完以后,又懊恼不已,怎么又没有控制住自己。

  这就是“情绪化进食”!

  情绪化进食,就是习惯性地通过“吃”,应对消极的情绪,像压力、焦虑、抑郁、愤怒、孤独等。同时也有一些人,特别开心的时候,也会导致情绪化地大吃大喝。

  >>>怎样才算情绪化进食?

  1.它来得很突然

  总会有突然想吃东西的非常强烈欲望,而不像普通的生理性饥饿,是需要时间累积、一点点产生的。

  比如有时候遇到压力,本来单纯地只想吃一个巧克力解解馋,但往往就会不知不觉地多吃了很多。

  2.特别渴求某种食物

  你特别渴望的是某一个特定的种类、某一个品牌、某一个地点的食物。

  3.怎么吃都不满足

  如果怎么吃都不满足,很抱歉,这可不是你太饿,而是情绪在作怪。

  4.会从“饿”变到“恶”

  正常人吃完东西后,生理上的会有一种愉悦的满足感。但是情绪化进食者吃完食物后,内心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不匹配的罪恶感,就真的要小心了。

  >>>怎样战胜情绪化饮食?

  1.饮食记录法

  记录在什么样的情绪下,你吃了什么,吃了多少,什么时候吃的,还有吃之前和之后的感受。经过一段时间的记录后,你就会发现隐藏在你不同情绪下进食的规律,这样有助于识别出导致你情绪化进食的原因。

  2.舒缓情绪,学会放松

  如果是各种压力或者应激场景导致了你的情绪化进食,你可以尝试一些自我放松的技巧,比方说瑜伽、冥想,或者是最常见的深呼吸放松。

  3.学会分辨饥饿感

  如果你刚吃没多久就感觉到饿了,但肚子没有咕隆隆地叫,你很有可能并没有真的“饿”。把从极度饥饿到饱足分为5个等级,1级是饱足,5级是极度饥饿。

  想吃东西前,不妨先停顿一下,想象一下你处于哪个等级。

  4.转移无聊的感觉,从食物之外寻找快乐

  我不是饿,是嘴巴寂寞。

  很多人都这么说。那就应该做些其它事情,来分散注意力。比方说外出散散步、看场电影、和自己的宠物玩下、听点喜欢的音乐、哼点喜欢的小曲、和朋友打个电话扯扯淡……

  5.适量运动,改善情绪

  每天坚持锻炼可以缓解压力,改善情绪,减少情绪化进食的发生。锻炼时间越长、锻炼频率越高,越能有效减少消极心境,也减少情绪化进食。

  6.总结失败教训,不过于苛责自己

  如果某天因为情绪不好多吃了高热量的食物,也不要过分苛责自己。

  应该积极总结教训,并且制定好计划防止下次发生,把注意力放在改变进食习惯而带来的好的改变上来。多给自己加油鼓励,这样才会变得更积极更健康。

  7.马上去除食物的诱惑

  正所谓,眼不见心不烦。最简单的办法其实就是,不要在手边、身边环境中,有太方便的储备食物。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精神病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