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心理障碍和心理变态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一、精神

  一般来说,精神病指的是一类较为严重的精神疾病,或称重性精神病,临床上表现为精神活动的完整性和统一性遭到破坏,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心理活动明显异常,其行为对本人、社会、家属造成不良影响。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病态缺乏认识,否认有病,不愿就医,拒绝吃药

  二、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不是一个标准化的名词,但其基本含义是指轻性精神障碍,其中主要是指神经症,常表现为精神功能削弱!有较多的情绪反应,尽管社会适应能力有所减退,但对周围人不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大多自知有病,并感到苦恼,主动就医。

  三、心理变态

  “心理变态”同样不是一个标准的医学术语,但其基本含义过去指的是变态人格,现在称为人格障碍。人格是指一个人习以成性的行为模式。具体来说就是一个人经常性的情感倾向、意志特征和行为方式。若这些方面的心理特征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不断给别人和自己造成麻烦,便称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者一般智能是正常的,没有幻觉妄想,因此不是智力问题,不属于重性精神病。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性格出了问题,生活中的怪人。“心理变态”有时也指性变态行为,即性对象选择异常(如同性恋、恋物癖等)以及性行为方式异常(如窥阴癖露阴癖)等。

  因此,三者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有时也不能截然分开。

相关推荐

奋乃静片(光辉)
奋乃静片(光辉)
1.对幻觉妄想、思维障碍、淡漠木僵及焦虑激动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用于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因镇静作用较弱,对血压的影响较小。适用于器质性精神病、老年性精神障碍及儿童攻击性行为障碍。 2.止呕,各种原因所致的呕吐或顽固性呃逆。
盐酸帕罗西汀片(乐友)
盐酸帕罗西汀片(乐友)
盐酸帕罗西汀片,适应症为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包括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及反应性抑郁症。常见的抑郁症状:乏力、睡眠障碍、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食欲减退。 治疗强迫性神经症。常见的强迫症状:感受反复和持续的可引起明显焦虑的思想、冲动或想象、从而导致重复的行为或心理活动。 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常见的惊恐发作症状:心悸、出汗、气短、胸痛、恶心、麻刺感和濒死感。 治疗社交恐怖症/
盐酸氯丙嗪片(信谊)
盐酸氯丙嗪片(信谊)
(1)对兴奋躁动、幻觉妄想、思维障碍及行为紊乱等阳性症状有较好的疗效。用于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2)止呕,各种原因所致的呕吐或顽固性呃逆。
氯氮平片(彼迪)
氯氮平片(彼迪)
本品不仅对精神病阳性症状有效,对阴性症状也有一定效果。适用于急性与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各个亚型,对幻觉妄想型、青春型效果好。也可以减轻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情感症状(如:抑郁、负罪感、焦虑)。对一些用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无效或疗效不好的病人,改用本品可能有效。本品也用于治疗躁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兴奋躁动和幻觉妄想。因导致粒细胞减少症,一般不宜作为首选药。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精神病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