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焦虑症药品 不宜私自服用的原因

  案例:

  小刘是一家公司的业务主管,由于近来提升,感到工作担子及人际关系的压力越来越重,加上近来天气格外闷热,常常失眠,有时还做恶梦,认为谁都会整他。于是,他索性晚上一回家就服用几片安定,想以此打消自己的焦虑。可连续服药数日,症状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变得忧心忡忡。

  其实,小刘的想法是错误的。心理专家指出,并不是当人有了焦虑感就需要用药治疗。只有当病人长期生活在紧张惊恐之中,不仅不能去应对和处理生活中碰到的问题,甚至连日常的工作和生活都没有能力胜任时,患者才应该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选用抗焦虑症药品。

  像小刘这样的年轻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病患者,只是暂时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近来的天气影响和工作压力的增多也是造成他心烦焦躁的原因,只要平时多注意休息或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做一些缓解焦虑情绪的活动,都能很快恢复健康。他私自服用安定片是不可取的,会导致因药物而带来的依赖感,极不利于他的身体健康。

  专家提醒患者,如果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那么就应该在医生的帮助下定期更换,一般是隔1-2个月换一次。焦虑症药品一般都存在耐受性增高的特点,如果病人长期使用同一种抗焦虑药,那么需要剂量就会不断地增加,而长时间、高剂量地服用同一种药,极易使患者形成严重的药物依赖。这样不仅无助于疾病的治疗,而且一旦停药,患者就会出现明显的戒断反应,对患者的身心都会造成损害。所以,焦虑症患者如果希望停药,那么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同时给予其他药物替代治疗。

  由此可见,焦虑症药品只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任何私自购药、服药、断药的行为都可能导致危害的发生。专家特别提醒,那些没有确诊的患者而又试图通过抗焦虑症药品来调节身心的人们,一定在医生的诊治、指导下用药,可别以为焦虑症药品是补充营养,以免适得其反。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精神病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