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许多人已经踏上了漫漫归家路,或是即将开始归家的征程。春运已经进入高峰阶段,学生流、民工流、探亲流、旅游流汇聚,火车站、汽车站、机场人头攒动,客车、飞机、火车趟趟爆满。注意了,拥挤的人群能引发精神障碍。
在拥挤不堪的人群里穿来穿去,两只手左拎右提,又害怕遭窃遭劫,神情紧张,还要忍饥挨饿挨冻。车上人多拥挤,一些适应能力差的旅客,就吃不好,睡不好,缺水缺氧,并最终导致身体新陈代谢失调,大脑功能紊乱,引发精神障碍。具体来说,诱发旅途精神障碍的原因表现为:
1、旅途精神障碍患者多数为初次乘车旅行,文化程度低,以农民及打工者居多,年龄分布以青壮年为主,乘车时间长,连续不眠时间长。
2、由于列车超员严重,患者所处车厢内CO2浓度高,大部分患者在硬座车厢无座位,他们或站立或困于一隅,身体活动受限,势必极度疲劳。
3、患者长时间持续无进食或很少,车厢内供水次数少则更加重饮水量的减少,在上述状况下,患者身体内环境失代偿,出现生理指标的异常(如白细胞计数,血糖,血钾,红细胞压积等)。
4、患者具有内向或偏执的性格,表现为沉默,孤僻,悲观,对他人有敌意等,具有一定的易感心理素质。
5、患者往往在上车前就具有前途未卜,焦虑不安的心境,大多是首次出门,随身携带有来之不易的创业本钱,处于陌生的车厢内,缺乏人际交流。
6、旅途精神障碍的发病有一定的地理和时间分布规律:地理环境以从内地至乌鲁木齐的兰新线一段最多,这一段处于千里茫茫戈壁,人烟树木罕见,属于干燥的高原气候;时间方面以1月至3月春运高峰期间最多。
这是典型的旅途突发性精神失调综合征。轻者表现为神志恍惚、烦躁不安、精神紧张、惶惑恐惧,对自身及周围有不真实感;重者出现明显意识障碍出现幻觉,总感到自身安全受到威胁,于是爆发攻击、逃离等侵害性行为。
精神放松休息好能防范该病的发生,专家建议:
1、先要做好长途旅行前的思想准备,注意及时休息,做到心情舒畅起程;
2、出行前可到闹市区走走,到公交车上挤挤,锻炼适应拥挤环境的能力;
3、身体状况不佳者,最好避开春运旅行;
4、不要让钱物造成心理负担,尽量不要携带巨额钱物和贵重物品;
5、有同路人最好,以便互相照顾,减轻心理压力,一路说说笑笑,排除旅途的寂寞单调;
6、定时补充食物和水分,防止过度饥饿和脱水;
7、如果发现自己出现旅途性精神障碍的相关症状,应及时采取适当措施,如深呼吸、到通风处休息或吃点安眠药睡上一觉,甚至中止旅行或找乘务员、乘警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