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年或半年,广西柳州市融安县潭头乡的刘龄潮就要从外面扛一间房子回来,网友称他为“蜗牛哥”。据村里人透露,“蜗牛哥”是因为家里出了一系列变故,才会出现扛屋的古怪行为。10多年前,刘龄潮的父亲在做农活时,被一辆突然翻倒的甘蔗车压倒身亡,因父亲去世及肇事者赔偿的丧葬费太低等原因,刘龄潮的精神受到了刺激。几年后,刘龄潮的妻子也因故与其离婚,他的精神再次受到打击,此后行为就开始变得怪异。
“蜗牛哥”的古怪行为被认为是由于突然遇到严重的、强烈的生活事件刺激,个体承受不了这些刺激而表现出与精神刺激因素有关的精神症状。医学上将这种情况称为“心因性精神障碍”。
心因性精神障碍可分为急性起病和慢性起病两大类。
一、急性起病
急性起病是指病人是在强烈的精神刺激因素影响下突然起病。根据病人发病时候的表现特点,可分为三类:
1、反应迟钝。有的病人表现为情感反应突然消失、目光呆滞、表情茫然,有的伴有无目的的动作。有的病人则表现为呆若木鸡,不语不动、不吃不喝、对外界刺激毫无反应。这样的状态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几小时后恢复正常或转为兴奋。
2、感知能力下降。这类病人表现为意识不清,对周围发生的事情不能清晰感知,也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有时甚至分不清上下午,对过去熟悉的人显出陌生感,表情紧张、恐怖,动作杂乱无目的或躁动不安,可有冲动毁物行为。持续时间短,意识清楚后,不能回忆或片断回忆。
3、过度兴奋,情绪不稳。这类病人的症状以兴奋、言语增多为主。语言内容多与精神创伤的体验或本人经历有关,病人在叙述时有相应的情感体验,容易被人理解,有时伴有夸大色彩,情绪欠稳定。有时因为一件小事便大发脾气,与以前的性格不符,常常伴有失眠及躯体不适的主诉。
二、慢性起病
慢性起病者起病较慢,病程相对较长,主要出现以下症状:
1、沉湎过去,情绪低沉。病人主要表现为容易忧伤、兴趣缺乏、常常回忆往事。在谈到伤心事时常哭泣,有时自责,经安慰、劝说、心理疏导后,情绪有所好转。
2、躯体并发症。病人出现入睡困难,常做恶梦,还可有心慌、气短、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等症状。
3、多疑,妄想。有的病人表现敏感多疑和妄想,认为有人在跟踪他、监视他。有的病人还有幻听。一般妄想与幻觉的内容与心因性因素有关。
(健客网专稿,转载请注明健客网)
(责任编辑:小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