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曾看到一则关于“今天你抑郁了吗?”的网络调查。结果显示,91.20%的参与者都认为自己偶尔会有抑郁倾向,但是接受治疗情况却呈现截然相反状态,觉得自己抑郁,但是不选择到医院诊疗的比例高达70.9%,选择综合医院门诊比例为20.8%,选择精神专科医院就诊人群比例仅为8.3%。其中88.7%的人错误地认为即使患病,也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控制抑郁症,而不需要寻求专业医生及药物治疗。
一旦得了精神病,这对自己的身心,以及对家人的健康生活都有很大影响,特别是较为严重的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等症状表现更是让家人担忧,疾病每复发一次,总是将家里闹得天翻地覆,让家人感觉疲惫异常。那么得了精神病要怎么办?怎么减少精神病的复发次数,降低精神病给自己和家人带去的危害呢?下面看看一些正确对待精神病的方法。
1、调整心态,争取对待
得了精神病之后,要学会调整心态,正确对待精神病。生活中做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不要心生抱怨,家人对待精神病病人更要耐心,细心,不要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影响病人。如果精神病病人有心情不好或者情绪波动大的时候,要注意及时沟通,注意及时调节。
2、接受正确的治疗
得了精神病之后应该注意掌握一定的精神病预防方法。正确处理工作、学习、家庭、婚姻以及生活中存在的矛盾,不感情用事,学会遇事冷静处理。如果家人知道是精神病患者是由于某些刺激引起的疾病复发,可以适当避免。还要积极寻找精神病的科学治疗方法,不要轻信偏方,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提供自身的思想政治等觉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避免受封建迷信等思想的影响。
3、防止病情复发
精神病发病之前都会有些反常的征兆,及时发现这异常症状,及时处理。一般复发的时候发现有些征兆,可以及时带去相关医院询问处理,及时调整一些情绪波动,及时治疗,一般情况下是可以阻止复发的。
4、外界的关怀
开展精神病的宣传,让每个人都正确认识精神病,正确对待精神病患者。对于曾经出现过精神症状,应注意关心、爱护,避免给予不良的精神刺激,避免自己的不良情绪传递给他人。精神病的治疗,最好是早发现、早治疗、正规治疗、系统治疗,这种治疗一般只能在精神病专科医院才能较好的进行。如果不能经过系统治疗,病情好转就停药,停药后就复发,反反复复转为慢性状态,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不仅难以治愈,而且会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对于患了精神病的患者,要认真听取专业医生的意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千万不要以为患精神病是丢人的事而加以掩盖,这样做不但隐瞒不住病情,反而使病情因得不到治疗而加重,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健客网专稿,转载请注明健客网)
(责任编辑:小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