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疾病详情

心厥 ☆ 收藏

治疗

1、心阳虚脱证:面白,肢冷,冷汗淋漓,气息微弱,心悸,晕厥或昏迷,脉微,血压显著降低。回阳固脱。参附汤加桃仁、红花、枣皮、干姜等。
2、阴竭阳脱证:身热肢冷,汗出如油,或大汗淋漓,躁扰不安,气喘息微,皮肤干涩,心音微弱,血压下降,脉微而数或结或促。固阴回阳,生脉散合参附汤加减。
3、痰蒙心窍证:心悸,神志恍惚,躁动不安,或表情淡漠,意识朦胧,昏睡,或肢体抽搐,舌淡胖,脉促或滑。化痰开窍。涤痰汤合苏合香丸。 
4、痰热动风证:心悸,胸闷,喘咳痰呜,痰稠色黄,躁动不安,抽搐,神昏谵语,舌质暗红,苔黄腻,脉促或弦滑。清热化痰熄风。黄连温胆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
单方验方:
(1)附片10g,枣皮15g,水煎急服。
(2)参附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静注或静滴。
1、心阳虚脱证:面白,肢冷,冷汗淋漓,气息微弱,心悸,晕厥或昏迷,脉微,血压显著降低。回阳固脱。参附汤加桃仁、红花、枣皮、干姜等。
2、阴竭阳脱证:身热肢冷,汗出如油,或大汗淋漓,躁扰不安,气喘息微,皮肤干涩,心音微弱,血压下降,脉微而数或结或促。固阴回阳,生脉散合参附汤加减。
3、痰蒙心窍证:心悸,神志恍惚,躁动不安,或表情淡漠,意识朦胧,昏睡,或肢体抽搐,舌淡胖,脉促或滑。化痰开窍。涤痰汤合苏合香丸。 
4、痰热动风证:心悸,胸闷,喘咳痰呜,痰稠色黄,躁动不安,抽搐,神昏谵语,舌质暗红,苔黄腻,脉促或弦滑。清热化痰熄风。黄连温胆汤合羚角钩藤汤.…

点击加载全部

99%的用户 选择在微信上看健康资讯

关注"健客网健康问诊"

学养生+问医生

立即关注

心厥

相关疾病: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本站登载此文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疾病百科首页

请先登录

成功加入收藏夹

请不要重复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