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疾病详情

息积 ☆ 收藏

预防


本病无有效的预防措施,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的关键。帝曰∶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息积。(积不在中而在胁之下者,初起微小,久而至大,则胁满气逆,喘促息难,故名息积。今人有积在左胁之下,俗名为痞者,其即此证,惟小儿为尤多。
盖以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为阳明宗气所出之道也。若饮食过伤,脾不及化,则余气留滞而结聚于此,其根正在胁间,阳明病剧则上连于肺,此其所以为息积也。)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积不在胃,故不妨于食。治此者舍灸不可,惟喘者忌灸,恐助火邪,羸者忌刺,恐泻胃气,故必渐次积为导引,久久行之以开其滞,仍用药饵以和其气,二者并行,斯病可愈。若专恃于药而不积为导引,则药亦不能独治之,可见治此者之有不易也。) 

本病无有效的预防措施,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的关键。帝曰∶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息积。(积不在中而在胁之下者,初起微小,久而至大,则胁满气逆,喘促息难,故名息积。今人有积在左胁之下,俗名为痞者,其即此证,惟小儿为尤多。
盖以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为阳明宗气所出之道也。若饮食过伤,脾不及化,则余气留滞而结聚于此,其根正在胁间,.…

点击加载全部

99%的用户 选择在微信上看健康资讯

关注"健客网健康问诊"

学养生+问医生

立即关注

息积

相关疾病: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本站登载此文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疾病百科首页

请先登录

成功加入收藏夹

请不要重复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