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疾病详情

老年人心肌梗死 ☆ 收藏

预防


1.老年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 老年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是指AMI后的长期治疗。20多年以来,AMI在原有的CCU监护治疗基础上开展了溶栓疗法BPTCA,使AMI近期住院病死率从30%左右降至5%左右。AMI的二级预防,主要是指:①防治心力衰竭、再栓塞和猝死、并消除易患因素;②控制动脉硬化进一步发展的危险因素。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目的是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措施包括药物和非药物。非药物预防是指通过改变患者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饮食达到降低体重和调节血脂异常、适当增加体力活动等。药物预防包括:抗血栓形成的药物、β受体阻滞剂、调节血脂药物和抗心律失常药物。其他ACEI抑制剂,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C等,在心肌梗死二级预防中亦有报道。90年代以来国外进行大规模多中心的双盲随机试验,对心肌梗死若无相应的禁忌证,应尽早启动“ABC”程序A(Aspri,ACEI)、B(Beta Bloker)、C(Cholesterol Lowering)。这些现代疗法,能明显减低病死率及冠心病事件,改善临床预后,疗效肯定而显著。 (1)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以及冠状动脉的痉挛、血栓形成所导致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或猝死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并成为老年心肌梗死长期二级预防的首选药物。
阿司匹林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内的环氧化酶,使TXA2生成受阻,血液中多种成分如ADP、5-羟色胺、凝血酶和胶原等均可通过激活血小板使TXA2生成增加,所以阻断TXA2生成,在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明显抑制TXA2的生成,而对PGI2的生成抑制较小,故老年心肌梗死长期二级预防已选择小剂量,即50~150mg/d。
ISIS-2、PARIS和AMIS等临床实验证实了阿司匹林在心肌梗死二级预防中的作用。1994年发表的抗血小板临床实验荟萃分析了5.4万例试验结果,阿司匹林可使心血管事件减少25%。抗血小板试验协作研究对可疑急性心肌梗死或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大系列对照试验显示,阿司匹林可减少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约1/3。国外的临床试验报道,阿司匹林剂量多在75~325mg/d,大剂量阿司匹林可使TXA2和PGI2合成均受抑制,前列环素的抑制作用将抵消阿司匹林抑制TXA2的作用。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于1986~1989年进行了小剂量阿司匹林二级预防再梗死的临床对照试验,最早提出了国人预防再梗死的阿司匹林最小剂量。该研究搜集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27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216例,每人服阿司匹林50mg和对照组211例,分别随诊了6.8~32个月和7.7~33.7个月。研究结果显示女性患者在病死率和再梗死发生率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男性患者阿司匹林组较对照组再梗死的发生率减少65%,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提出阿司匹林50mg可作为国人男性预防再梗死的最小剂量。阿司司林作用的性别差异可能是因为其对环氧化酶的抑制受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美国医生健康研究显示,阿司匹林隔天服325mg,降低心肌梗死发病在清晨4~10时最明显,减少59.3%,其余时间仅降低34.1%。这与血小板聚集性昼夜节律性变化一致,在清晨血小板聚集性增高,急性心肌梗死在这段时间发病较高,阿司匹林抑制了血小板聚集性,因而心肌梗死在这段时间发病减少最明显。
噻氯匹定(抵克力得)为另外一种抑制血小板聚集性的药物,其作用机制和特点:①抑制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受体之间附着,抑制血小板之间纤维蛋白原桥形成;②激活腺苷酸环化酶而增加血小板内cAMP浓度,后者抑制钙离子活化,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③不抑制环氧化酶,对血小板TXA2和内皮细胞PGI2生成均不产生影响;④抑制多数诱导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噻氯匹定的应用范围同阿司匹林,剂量为250mg,2次/d,1~2周后改为250mg,1次/d。噻氯匹定在预防再梗死中作用显著,对阿司匹林有禁忌证或病情较重者,可代替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与噻氯匹定合用对防止急性闭塞和慢性再狭窄有一定疗效。而双嘧达莫、磺吡酮在心肌梗死二级预防中作用尚不清楚。
长期口服抗凝剂对降低老年心肌梗死后的死亡率和再梗死率有益。华法林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而降低血液高凝状态,华法林在老年心肌梗死后的二级预防中是阿司匹林有效抗血栓形成的替代药物,多用于前壁或心尖部心肌梗死、左心室功能不全伴或不伴附壁血栓以及存在心房纤维颤动的患者。
WARIS试验观察了心肌梗死长期口服华法林治疗的效果。平均随访3年后,抗凝治疗组死亡率和非致命性再梗死率分别降低24%和34%,致命性再梗死的发生率降低55%。ASPECT试验显示,抗凝治疗使再梗死减少53%,但在降低总死亡率方面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SPRS试验观察了抗凝治疗对老龄患者的影响,入选对象为878名>60岁,并于心肌梗死后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入选后随机分为继续抗凝治疗组和安慰剂组,2年后抗凝治疗组与对照组病死率(7.6%比13.4%,P<0.017)和再梗死率(5.7%比15.9%,P<0.0001)均明显降低。
新一代抗血小板和抗凝制剂,血小板膜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如C7E3Fab,为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拮抗剂,血小板激活后,血小板膜GPⅡb/Ⅲa受体的构象改变,成为高亲和力受体,与纤维蛋白原等成分紧密结合,从而通过纤维蛋白原使血小板聚集在一起,从而达到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2)β-受体阻滞药:β-受体阻滞药是目前公认的用于老年心肌梗死后二级预防的有效药物,能有效降低心肌梗死后非致命性再梗死和猝死发生率以及心脏总病死率。
大量临床试验证明β-受体阻滞药可平均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第1年病死率25%~35%。瑞典的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注射美托洛尔15mg后改为每天口服200mg,1周病死率降低36%,一项大规模多中心研究中,急性心肌梗死3天内开始给予β-受体阻滞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1年内总病死率和(或)猝死率下降25%,其中的一些研究还显示β受体阻滞药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复发率。另有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胸痛发作12h内,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药,发病后1周病死率下降15%,急性心肌梗死后3~28天口服无内源性拟交感神经活性的β-受体阻滞药,急性心肌梗死后1年病死率下降30%。1次或多次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存活患者,尤其伴左室射血分数低下、持续存在心肌缺血和无症状频发复杂室性期前收缩者,是猝死和再发梗死的高危人群,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后预防性给予β-受体阻滞药治疗可显著提高其2年生存率。
β-受体阻滞药的应用原则:①尽早应用,早期静脉给药,随后持续口服;②从最小剂量开始逐渐缓慢递增,直至病人达到最大耐量为止;③长期维持。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监测心率、血压变化及剂量个体化差异,尤其老年人剂量更应相应减少。适应证包括:①AMI急性期有一过性致命性快速心律失常和泵功能异常(IVEF<40%);②合并梗死后心绞痛、高血压患者;③出院前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有复杂室性心律失常的高危患者。凡有以上AMI并发症的高龄患者疗效更好。禁忌证:有低血压、心动过缓、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AVB和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β-受体阻滞药对老年心肌梗死后二级预防作用机制包括抗心肌缺血、降低心肌耗氧量、延长心肌灌注时间、避免心肌缺血时局部心肌儿茶酚胺释放、预防心律失常和抗血小板聚集、部分增加迷走神经张力、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和心肌收缩力、减少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冲击,因而减少斑块损伤、破裂。使内膜下心肌血流量增加,改善心室壁局部异常节段运动及左室功能。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近年临床试验表明老年心肌梗死给予适当的ACEI治疗,对减少心肌梗死后死亡危险性、降低总病死率、预防心力衰竭进一步恶化和改善左心室功能是安全和有效的。
AMI ACEI治疗临床试验中,SAVE(采用卡托普利),SOLVED(采用依那普利)和AIRE(采用雷米普利)试验显示,治疗组再发心肌梗死危险下降21%,发生不稳定性心绞痛危险下降15%。CUNESENSUSⅡ(采用依那普利)、ISIS-4(采用卡托普利)、CCS-1(中国的AMI后卡托普利治疗试验)和其他一些小组试验显示,AMI患者ACEI治疗,AMI后第1个月的死亡危险下降6.5%。上述试验中,SAVE试验于AMI后3~16天(平均11天)开始,对无临床心功能症状,但EF<40%的患者,给予卡托普利治疗,随访42个月,治疗组总死亡危险下降19%(P=0.019);AIRE试验于AMI后3~5天(平均5天),对有临床心功能症状者开始给予雷米普利治疗,平均随访5个月,治疗组总死亡下降27%(P=0.002)。新近SMILE试验中观察到,AMI未行溶栓治疗,对未并发心功能不全或肺水肿的患者进行佐芬普利治疗,发现AMI发病后24h,治疗者6周的死亡率明显下降。
ACEI用于心肌梗死二级预防,主要用于下列2种情况:
①AMI后伴心功能不全(EF<4%)而不存在低血压为ACEI治疗的肯定适应证,均益尽早开始ACEI治疗。AMI患者EF值越低,ACEI治疗对预后改善效果越好。
②预防或减轻AMI后心室重构:AMI后心室重构多见于大面积透壁性心梗且无侧支血供者,可使早期心肌梗死节段性膨胀和变薄(梗死区膨胀)及非梗死节段增厚,引起左心室扩大,而左心室扩大又影响心功能,导致心功能进行性减退,患者可发生室壁瘤。符合上述2条之一者,可应用ACEI。
A.作用机制:ACEI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肾素-醛固酮系统,扩张血管,调节内皮功能,抑制心肌和血管组织生长等。通过延缓冠脉血管壁增厚,改善心内膜下心肌灌注,减少梗死区伸展和非梗死区的心肌扩张,改善心室重构,可阻止心肌梗死病人的心功能恶化,这种作用在用药初期数天内作用最明显,这也是ACEI改善心肌梗死预后的重要机制。另外,ACEI对心脏电生理的有益作用亦可降低心肌梗死病死率。
B.用法与剂量: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用ACEI宜从小剂量开始,一般应在发病2天后使用,过早应用(24h)由于病情不稳定可能会产生低血压,过晚应用可能失去阻止梗死区伸展和降低死亡率的时机。高危病人,如前壁心肌梗死、Q波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及老年患者,最好在心肌梗死后3个月内用药,其中无ACEI禁忌证且无明显副作用者宜长期应用。
C.抗心律失常药物:心肌梗死后第1年病死率高达15%,室性心律失常为猝死的高危因素之一。
第一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虽可有效减少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但由于其促心律失常作用,使之未能有效预防心肌梗死后病死率,相反在CAST试验(cardiac arrhythmia suppression trial)中观察到死亡危险性增高。
第二类抗心律失常药物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AMI后第1年病死率25%~35%,其作用机制包括抗心肌缺血、预防心律失常和抗血小板凝聚等,尤其对AMI后存在心功能不全(LVEF<40%)的患者有益。
第三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在预防AMI后死亡率中可能具有前景。1997年发表的加拿大胺碘酮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试验(CAMI-AT),结果表明胺碘酮(可达龙)可降低室颤或心律失常死亡的危险48.5%。同年发表的欧洲心肌梗死后胺碘酮试验(EMLAT),结果亦表明胺碘酮使心律失常死亡的危险减少35%。1998年发表一项包括上述2个试验在内的13项临床荟萃的ATMA试验,总结并分析了心肌梗死后胺碘酮对慢性心力衰竭及室性心律失常(猝死)的高危患者疗效判断,总的结果:a.降低心律失常的病死率平均29%;b.使总病死率下降13%,优势比0.87。说明小剂量胺碘酮具有显著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且无明显的致心律失常证据,可适用于AMI后慢性心力衰竭或室性心律失常的高危患者。
第四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缓释维拉帕米、地尔硫和缓释硝苯啶等,仅当患者不存在心力衰竭时对AMI后预防室性心律失常有益。
其他如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氧自由基清除剂如超氧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以及维生素C、E,β-胡萝卜素等;抗白细胞作用剂如前列腺素、非甾醇类抗炎药及脂质过氧化酶抑制剂;以及腺苷(adenosine)等在老年性心肌梗死二级预防中的作用亦受到重视,但目前仍缺乏临床大规模试验证实。

1.老年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 老年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是指AMI后的长期治疗。20多年以来,AMI在原有的CCU监护治疗基础上开展了溶栓疗法BPTCA,使AMI近期住院病死率从30%左右降至5%左右。AMI的二级预防,主要是指:①防治心力衰竭、再栓塞和猝死、并消除易患因素;②控制动脉硬化进一步发展的危险因素。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目的是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措施包括药物和非药物。非药物.…

点击加载全部

99%的用户 选择在微信上看健康资讯

关注"健客网健康问诊"

学养生+问医生

立即关注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本站登载此文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疾病百科首页

请先登录

成功加入收藏夹

请不要重复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