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疾病详情

小儿脾大 ☆ 收藏

检查

1.血常规
(1)细菌感染: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提示细菌感染。
(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白细胞总数轻度增高或正常,淋巴细胞计数增多,异型淋巴细胞大于10%提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3)血吸虫病及华支睾吸虫病:嗜酸性细胞分类计数及嗜酸性细胞绝对计数增高见于血吸虫病及华支睾吸虫病。
(4)白血病:白细胞异常增多并出现原始幼稚细胞者,提示白血病。
(5)白细胞总数减少:多考虑伤寒、疟疾、黑热病、非白血性白血病、组织胞浆菌病等。
(6)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脾功能亢进:外周血两相或多相血细胞减少伴脾肿大,提示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脾功能亢进等。
(7)疟疾:外周血涂片查见疟原虫,诊断疟疾。
(8)黏多糖病:脾肿大,外周血或骨髓中性粒细胞检查见黏多糖颗粒常为黏多糖病。
2.有关溶血的血液学检查 首先确定有无溶血:网织红细胞、骨髓检查等,再确定溶血原因。一般来说Coombs实验阳性为后天性;Coombs实验阴性为先天性。再做红细胞膜、红细胞酶、血红蛋白相关检查。
3.尿液的检查 尿胆原阳性,血红蛋白尿阳性及Rous试验阳性有助于溶血性贫血的诊断。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阳性,提示病毒性肝炎致脾肿大。尿液黏多糖检查有助于黏多糖病的诊断。尿脱落细胞查见巨细胞包涵体有助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
4.大便虫卵及毛蚴检查 有助于肝吸虫、血吸虫等寄生虫的诊断。
5.骨髓检查 如骨髓涂片发现多量幼稚细胞、异常组织细胞和淋巴肉瘤细胞有助于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恶性淋巴瘤等的诊断,骨髓涂片查见疟原虫及利朵小体可确诊为疟疾及黑热病。骨髓检查可提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多次骨髓穿刺失败应考虑骨髓纤维化,并应进一步做骨髓活检。
6.肝功能检查 鉴别脾肿大是否与肝脏疾病有关。
7.病原学及免疫学检查 血液、骨髓、尿液、粪便的培养有助于败血症、伤寒、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肥大试验、嗜异性凝集试验、黑热病补体结合试验等对病因诊断有意义。结缔组织病患者可做类风湿因子、狼疮细胞、抗核抗体、抗DNA抗体测定。
8.穿刺及活体组织检查
(1)淋巴结穿刺、活检、印片:有助于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转移性淋巴瘤、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巨大淋巴结增生症、免疫缺陷病及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等病诊断。
(2)肝穿刺活检:有助于鉴别慢性肝炎、门脉性肝硬化所致脾肿大、脂肪肝、糖原代谢病、成肝细胞瘤、肝硬化、黏多糖代谢病所致肝脾肿大的鉴别。
(3)脾穿刺检查:危险性大,尤其是显著脾肿大,因纤维组织增生,质地变硬而脆,容易破裂出血,故不轻易采用,在小儿更不常用。在疑为脾脓肿时,可经脾穿刺抽脓确诊,可通过脾穿刺取活组织或涂片检查以获得疾病的病因诊断。在外科剖腹探察、腹腔镜检查或施行脾切除术后,可做病理检查,提供诊断依据。
9.X线检查 胸部及骨骼X性检查 有呼吸系统症状者可做胸部摄片,如粟粒性结核。头颅摄片有钙化点有助于弓形体病和巨细胞包涵体病的诊断。骨骼摄片有助于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头颅X线摄片发现缺损提示朗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10.食道钡餐、肾盂造影检查 食道胃肠钡餐检查可观察食道静脉曲张,了解有无门脉高压,胃肠钡餐检查、肾盂造影有助于鉴别腹部肿块的性质。
11.脾门静脉造影 有助于了解脾静脉有无畸形、脾静脉的阻塞部位,协助充血性脾肿大的诊断。
12.放射性核素扫描 脾闪烁照相应用99mTc或113In铟胶体注射后脾区扫描有助于脾脏大小形态的估计。51Cr标记血小板或红细胞注入体内后体表扫描,发现脾区的51Cr量大于肝脏2~3倍,提示血小板或红细胞破坏过多。可提供脾切除指征。
13.超声波检查 超声波检查脾脏可用于确定脾脏大小、位置、性质,确定肿块是否为脾脏。同时,超声波检查对探察脾脏大小和液平段有价值。
1.血常规
(1)细菌感染: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提示细菌感染。
(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白细胞总数轻度增高或正常,淋巴细胞计数增多,异型淋巴细胞大于10%提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3)血吸虫病及华支睾吸虫病:嗜酸性细胞分类计数及嗜酸性细胞绝对计数增高见于血吸虫病及华支睾吸虫病。
(4)白血病:白细胞异常增多并出现原始幼稚细胞者,提示白血病。
(5)白细胞总数减少:多考虑伤寒、疟疾、黑热病、非白血性白血病、组织胞浆菌病等。
(6)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脾功能亢进:外周血两相或多相血细.…

点击加载全部

99%的用户 选择在微信上看健康资讯

关注"健客网健康问诊"

学养生+问医生

立即关注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本站登载此文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疾病百科首页

请先登录

成功加入收藏夹

请不要重复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