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相位后移综合症 ☆ 收藏
概述
睡眠相位后移综合症(DSPS)是一种慢性睡眠紊乱,患者一般都会晚睡晚起,生活节奏受严重影响。在1981年由美国纽约Montefiore Medical Center医生最早提出,但由于此综合症长期受忽视,不少病人没尝试接受治疗,有时亦会误诊成一般失眠。 此症常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出现,一些人的症状会随年纪增长而消失,但一些人却终生受此症困扰。有的患者要到等至天亮才能入睡,一旦睡着,睡眠时间却跟正常人相约。除了一些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睡眠障碍的患者外,他们的睡眠质量大多正常,然而这种晚睡晚起的状态,令人难以按时上班上课,扰乱作息时序。外国一些研究指每2000人约3人会患上此症,占人口比例约0.15%,男女患者数目相约;而长期受失眠困扰的病人中,约7-10%患有此症。 睡眠相位后移综合症(DSPS)是一种慢性睡眠紊乱,患者一般都会晚睡晚起,生活节奏受严重影响。在1981年由美国纽约Montefiore Medical Center医生最早提出,但由于此综合症长期受忽… 展开
- 就诊科室:
- 内科
有疑问?
权威医生在线解答
99%的用户 选择在微信上看健康资讯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本站登载此文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疾病百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