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疾病详情

盘尾丝虫病 ☆ 收藏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成虫线状,白色,两端渐细而钝圆。雌虫长33.5~50mm,宽0.27~0.40mm,雄虫长19~42mm,宽0.13~0.21mm。微丝蚴活动性强,无鞘膜。微丝蚴有大小两种,大者长、宽为(285~368)μm×(6~9)μm;小者长、宽为(150~287)μm×(5~7)μm。很少见于外周血液,主要见于雌虫附近的结缔组织和皮肤的淋巴管内,眼组织及尿内亦可查见,周期性不明显,可存活约30个月。当中间宿主蚋(Simulium)叮人时,不仅吸血并且吸取皮肤组织液,微丝蚴即随组织液被蚋吞入,到达胸肌,约6~7天后发育成感染期幼虫,并移行至蚋的下唇,当蚋再叮人时,幼虫即进入人体使人感染。幼虫发育为成虫约1年。成虫寿命不超过18年,一般8~10年。
  (二)发病机制
  成虫及微丝蚴均有致病作用。成虫寄生于皮下组织淋巴管汇合处。本病最基本病损发生于皮肤、淋巴结和眼组织。在皮肤,表现为轻度慢性炎症过程,后期弹性纤维减少、萎缩和纤维化。可形成皮下纤维性结节,结节内含有成虫。病理检查发现虫体周围有肉芽肿组织、纤维组织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巨细胞、浆细胞等浸润。淋巴结病变以慢性炎症改变为主。眼组织常有慢性非肉芽肿炎症改变。微丝蚴可引起点状角膜炎或角膜混浊,也可发生虹膜炎或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导致盲目。
  (一)发病原因
  成虫线状,白色,两端渐细而钝圆。雌虫长33.5~50mm,宽0.27~0.40mm,雄虫长19~42mm,宽0.13~0.21mm。微丝蚴活动性强,无鞘膜。微丝蚴有大小两种,大者长、宽为(285~368)μm×(6~9)μm;小者长、宽为(150~287)μm×(5~7)μm。很少见于外周血液,主要见于雌.…

点击加载全部

99%的用户 选择在微信上看健康资讯

关注"健客网健康问诊"

学养生+问医生

立即关注

盘尾丝虫病

相关疾病: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本站登载此文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疾病百科首页

请先登录

成功加入收藏夹

请不要重复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