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 ☆ 收藏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正常肠道发育过程分3个阶段:①管腔开通阶段,在胚胎初期小肠已形成一个贯通的肠管。②上皮细胞增殖阶段,胚胎5~10周时上皮细胞增生繁殖,使肠腔闭塞,形成暂时充实期。③再度腔化阶段,胚胎11~12周时完成,闭塞肠管内出现很多空泡,彼此相互融合,使管腔再度沟通。如果胚胎肠管发育在第2或第3个月中发生障碍,某段没有出现空泡,停留于实质期,或出现空泡但未彼此融合,或融合不全,将形成肠管的闭锁或狭窄。有人认为胎儿时期肠管血循环障碍,阻碍了小肠正常发育也可产生闭锁。如脐环收缩太快、胚胎8周前胃肠管为直管状,以后肠道发育快、腹腔扩大慢,致使小肠变弯曲,腹腔容纳不下,突入脐囊内,10~12周腹腔增大,突出的中肠做逆时针方向旋转,还纳入腹腔,还纳前脐环收缩,影响该段小肠血液循环,引起萎缩,发展成狭窄或闭锁。如小肠营养血管异常,有缺损或分支畸形,或发生肠套叠均可致发育不良。
(二)发病机制
1.好发部位 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可位于十二指肠的任何部位,但以胆总管、胰管、壶腹附近最多见,病变多在十二指肠第二段壶腹部,一般认为壶腹远端的病变较近端为多见。
2.病理类型 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常见有4种类型:
(1)盲管型:十二指肠近端终止于异常扩张的盲管,远端细小并与近端分离,肠管失去其连续性。
(2)索带型:十二指肠近远端均盲闭,两者之间有纤维索带相连接,此型最为罕见。
(3)盲状束袋型:十二指肠近远端虽然相连,但中间有盲状束袋形成,肠腔不通,且近端与远端直径差异甚大。
(4)隔膜型:此型最多见,占十二指肠闭锁的85%~90%。其特征为肠管保持连续性,但在第2段或第3段的肠腔内有一隔膜,形如蹼状,可为单个隔膜,也可能为多发性隔膜,多数位于法特乳头附近,引起不同程度的十二指肠梗阻。隔膜中央或边缘有一小孔,直径如探针粗细,食物通过困难。无孔的隔膜则出生后就发生梗阻,孔大的隔膜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Krieg(1937)曾收集十二指肠先天性隔膜病例21例,对其中的18例作了隔膜孔的有无、大小与发病时间的关系的统计,说明隔膜的孔愈大,出现的症状愈迟。有的在儿童期或成人期始出现症状。在解剖上虽是不完全性闭塞,但在功能方面,实际上相当于闭锁;有时隔膜为完全性,在解剖上也是闭锁,某些病例隔膜可以脱垂到第3段内。
3.病理改变 闭锁型者造成完全性梗阻,梗阻近端的十二指肠和胃扩张,可较正常直径粗几倍,肠壁肥厚,蠕动力减退;梗阻远端的十二指肠萎瘪细小,在完全性闭锁病例其腔内没有气体,比筷子还细,其壁非常薄。若为有孔隔膜型者造成不完全性梗阻,其梗阻近端肠管肥厚,扩张程度与肠腔狭窄程度及病程长短有关。
(一)发病原因
正常肠道发育过程分3个阶段:①管腔开通阶段,在胚胎初期小肠已形成一个贯通的肠管。②上皮细胞增殖阶段,胚胎5~10周时上皮细胞增生繁殖,使肠腔闭塞,形成暂时充实期。③再度腔化阶段,胚胎11~12周时完成,闭塞肠管内出现很多空泡,彼此相互融合,使管腔再度沟通。如果胚胎肠管发育在第2或第3个月中发生障碍,某段没有出现空泡,停留于实质期,或出现空泡但未彼此融合,或融合不.…
99%的用户 选择在微信上看健康资讯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本站登载此文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疾病百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