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都有可能会患有甲亢这种疾病,而甲状腺亢进更是会给患者打来很大的伤害。在各种慢性疾病当中,这种内分泌疾病总是难以治愈。但是还是希望大家能够了解甲亢的危害,在日常生活当中做好预防工作。
1、甲亢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导致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如早搏,心房颤动),血压升高,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甲亢性心脏病。随着病程长,甲亢性心脏病的可能性越高,治愈后甲亢甲亢性心脏病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恢复,个别病人甚至不能恢复正常。心房颤动时也可以产生血栓,血栓形成,可导致脑栓塞,并导致瘫痪。
2、甲亢对消化系统的损害: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导致肝功能受损,肝细胞变性坏死,转氨酶升高,肝脏肿大,胆汁淤积性黄疸,消化道疾病,极度消瘦等并发症。
3、甲亢对造血系统的损害: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引起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症。
4、甲亢对生殖系统对损害: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导致男性导致性欲减退,阳痿,精子计数低,不育和乳腺的发育。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导致月经紊乱,闭经和不孕等性能,即使怀孕后易产生胎儿发育不良,早产,流产,死胎和胎儿发育异常。
5、甲亢对运动系统的损害:甲亢导致肌无力、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6、甲亢对精神、神经系统的损害: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导致人们产生幻想,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身体的颤抖和其他并发症。学习,轻度甲亢患者影响工作和生活,严重的可引起甲状腺危象,全身衰竭等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7、甲亢对骨骼的损害:骨膜下骨形成及肿胀、甲状腺杵状指、以及钙磷丢失导致骨质疏松。
想要远离甲亢疾病对身体的危害,那么大家一定要学会释放身体和心理压力。因为任何疾病都不是突然出现的,而压力往往是很多疾病的罪魁祸首。如果大家能够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和良好的日常饮食,那么会减少很多的疾病。
对于甲亢的患者来说最主要的临促表现就是眼突和粗大的脖子,也许这样的临床表现会影响到您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但是只要我们及时的观察和治疗就能很有效的护理好患者,具体的甲亢患者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护理和治疗还需要我们在疾病的基础之上给予一定的治疗知识阐述。
ATD治疗是甲亢的基础治疗方法,常用药物为硫脲类中的甲基硫氧嘧啶和丙基硫氧基嘧啶,咪唑类中的他巴唑、甲亢平。其药理作用在于阻抑甲状腺内的过氧化物酶系统,抑制碘离子转化为新生态碘或活性碘,从而妨碍碘与酪氨酸的结合,阻抑甲状腺素的合成。丙基硫氧嘧啶还可抑制外周组织中的T4转化为T3。本类药物口服容易吸收。
适应证:
①病情较轻,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患者;
②20岁以下青少年及儿童;
③妊娠妇女;
④高龄患者或伴发其他严重疾病不适宜手术者;
⑤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又不适宜放射131碘治疗者;
⑥手术治疗前准备或辅助放射性131碘治疗;
⑦浸润性突眼。
禁忌证:
①有严重不良反应者;
②ATD治疗两个疗程复发者;
③哺乳妇女;
④周围血白细胞持续少于3.0×109/L者。
疗法及剂量:分三阶段治疗。
①初治阶段:甲基或丙基硫氧嘧啶300~450MG/日,或他巴唑、甲亢平30~40MG/日,分2~3次口服,直至症状缓解,此阶段约需6~8周;
②减量阶段:每2~4周减量一次,每次甲基或丙基硫氧嘧啶减50~100MG/D,他巴唑、甲亢平减5~10MG/D,逐渐减至维持量,此阶段约持续3~4月;
③维持阶段:甲基或丙基硫氧嘧啶50~100MG/D,或他巴唑、甲亢平5~15MG/D,维持治疗1~1.5年,然后停药。
单纯ATD治疗复发率较高,约为50%~60%,平均多在停药后一年内发生,故停药后应定期复查。
不良反应:约10%患者会发生粒细胞减少,需定期监测外周血白细胞,低于3.0×109/L时应停药。部分病人出现皮疹。罕见胆汁淤积性黄疸、关节痛、中毒性肝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一旦发生,立刻停药。
我们可以看到专家对于甲亢患者的治疗从以上几个方面给出了相关的内容阐述,但是还需要我们甲亢患者注意的就是应该在治疗后的一段时间之内随时的检查我们的治疗效果,再者甲亢的患者一定要把一些疾病的检查指标维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这样才能缓解患者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