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骨质疏松有什么方法 怎样区别

  (一)实验室检查

  1.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血清钙、磷以及碱性磷酸酶水平通常是正常的,骨折后数月碱性磷酸酶水平可增高。

  2.血甲状旁腺激素应检查甲状旁腺功能除外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者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可正常或升高。

  3.骨更新的标记物骨质疏松症患者部分血清学生化指标可以反应骨转换(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状态,在骨的高转换状态(例如Ⅰ型骨质疏松症)下,这些指标可以升高,也可用于监测治疗的早期反应。

  4.晨尿钙/肌酐比值正常比值为0.13±0.01,尿钙排量过多则比值增高,提示有骨吸收率增加可能。

  (二)辅助检查

  骨影像学检查和骨密度

  (1)对于有局部症状患者应摄取病变部位的X线片。

  (2)骨密度检测骨密度检测是骨折最好的预测指标。

  患上骨质疏松不必害怕,朋友们可以根据以上对骨质疏松检查的介绍去医院接受医生的治疗。要到正规的医院去接受检查,避免上当受骗,延误治疗。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骨科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