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摔倒,为什么骨科医生不会轻易扶?

  老人跌倒了,扶还是不扶?

  其实,这不仅仅是道德问题,更是医学问题,当中有很多讲究。

  骨科专家认为:有些情况如果扶错了,不仅救不了人,反而会害人。像一些因为中风或脑出血晕倒在地的老人就千万不能随意扶起,更不能搬动,否则会加重他们的病情;对于一些摔倒后已经发生了脊柱骨折的老人,随意搬动,可能会导致高位截瘫。

  老年人跌倒后自己如何起身?

  卫生部公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中,明确提出:

  1.如果是背部先着地,应弯曲双腿,挪动臀部到放有毯子或垫子的椅子或床铺旁,然后使自己较舒适地平躺,盖好毯子,保持体温,如有需求,要向他人寻求帮助。

  2.休息片刻,等体力准备充分后,尽力使自己向椅子的方向翻转身体,使自己变成俯卧位。

  3.双手支撑地面,抬起臀部,弯曲膝关节,然后尽力使自己面向椅子跪立,双手扶住椅面。

  4.以椅子为支撑,尽力站起来。

  5.休息片刻,恢复部分体力后,打电话寻求帮助--最重要的就是报告自己跌倒了。

  老年人跌倒起不来,看见了应该怎么办?

  《指南》提出: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

  案例:阿婆中风倒地 家人误搬险致植物人

  广州的一位阿婆,在洗手间不慎跌倒。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家人觉得洗手间空间太窄,不便于施救,于是就合力把老人抬出了洗手间。没想到,这一抬,几乎把老人推向了“死神”。老人跌倒是因为脑出血,家人在搬动时没有对其头部进行固定,导致老人脑出血部位扩大,被送到医院时病情已非常严重,差点成了植物人。

  导致老人跌倒的原因,一般有两大类——

  第一种:心脑血管意外导致晕倒在地,例如心肌梗死和脑中风、脑出血。

  专家指导:分两种情况应对。

  (1)如老人意识不清,在场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有外伤、出血,应立即止血、包扎;有呕吐,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并清理口、鼻腔呕吐物,保证呼吸通畅;有抽搐,应移至平整软地面或身体下垫软物,防止碰、擦伤,必要时牙间垫较硬物,防止舌咬伤,不要硬掰抽搐肢体,防止肌肉、骨骼损伤;如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如需搬动,应保证平稳,尽量平卧。

  (2)如老人意识清楚,应询问老年人跌倒情况及对跌倒过程是否有记忆。如不能记起,可能为晕厥或脑血管意外,应立即护送老人到医院诊治或拨打急救电话;要询问是否有剧烈头痛或口角歪斜、言语不利、手脚无力等提示脑卒中的情况,如有,立即扶起老年人可能加重脑出血或脑缺血,使病情加重。

  第二种跌倒:不慎摔跤所致,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骨折。

  专家指导:非专业人士不要乱动

  如果老人有外伤、出血,应立即止血、包扎并护送老年人到医院进一步处理;如有骨折情形,若无相关专业知识,不要随便搬动,以免加重病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还要查询有无腰、背部疼痛及大小便失禁等提示腰椎损害情形,非专业人士不要乱动,切忌一个人抬肩膀,一个人抬双脚,这样会导致脊髓受压迫而造成截瘫,或者导致骨折断端刺穿皮肤,使得闭合性骨折恶化成开放性骨折。

  此外,如老人试图自行站起,可协助。

  如老人意识清楚,应询问老年人跌倒情况及对跌倒过程是否有记忆。如老年人试图自行站起,可协助老人缓慢起立,坐、卧休息并观察,确认无碍后方可离开。

  老人向前跌倒咋办?

  专家指出,碰到老人向前跌倒的情况,首先要判断老人的意识,如果意识丧失,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应小心把老人翻过来,平躺在地等待救援。如果老人意识清醒,则询问他哪个部位疼,以判断有无发生骨折。一般向前扑倒导致脊椎骨折的可能性很小,但手臂与腿部骨折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老人手脚能够活动,可把老人扶起坐好等待救援。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骨科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