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专题提醒:骨性关节炎患者慎用抗生素

  骨关节炎引起疼痛的病因主要可归纳为:软骨破坏,滑膜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关节畸形所致的肌肉、韧带受力异常,肌肉萎缩、韧带松弛所致的关节不稳定等。

  有些人遇上发炎时就吃抗菌药,到医院要求打青霉素。吕主任说,其实,骨性关节炎多数不是由细菌引起的,正常组织蜕变、受伤,以及过敏和受化学刺激,都可能引起关节发炎,盲目吃抗菌药毫无用处。吃止痛药不能阻止关节受损除此之外,乱吃消炎止痛药也是骨关节炎治疗常见的一大误区。关节受到损伤或感染细菌时,身体内的“维和警察”——白细胞会即刻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赶赴“案发现场”,捉拿引起发炎的罪魁祸首,阻止关节感染,白细胞增多,和“罪犯”进行搏斗,这就是发炎。应用消炎止痛药时,其原理不是直接杀死细菌,而是通过破坏白细胞到达的介质,减少白细胞。表面上看起来,炎症是没有了,但细菌毫发无伤,只会躲在一边“偷笑”。

  吕主任还指出,白细胞释放出的介质包括好几种,介质Ⅰ可引起发炎,介质Ⅱ可起到促进肾血管、胃黏膜以及血小板更好地运行。而有的消炎止痛药不分青红皂白,把所有的介质一律阻止并杀死,久之会造成肾损害,影响消化道运行。更糟糕的是,有些患者把止痛药等同于消炎止痛药,只要关节痛,就吃止痛药,虽然当时好像不痛了,可是炎症在继续,关节破坏在加剧,滥吃止痛药还可能导致上瘾。

  临床用药适合自己才最好“广告说什么好,大家就吃什么药,这种情况下,常常是花钱买苦吃。”专家说,治疗关节病的消炎止痛药有很多,每种药物的副作用也不一样,到底应怎么吃,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事实上,即使是同一种药,不同人吃也会有不同的效果。

  有些患者性子很急,关节一痛立马吃药,吃完没多久觉得不能立竿见影,马上再换一种,或者干脆几种药一起吃。可能痛是止住了,但到底是哪种药起的作用,自己都糊里糊涂,下次犯病了,还是抓一把胡乱吃。此外,几种消炎镇痛药一起吃,对胃肠的损害明显加剧。有研究显示,只用可的松,14%服药者3个月后会发生胃壁侵蚀,而联合用两种药,发生胃壁侵蚀的患者可增至51%。“每个人身体状况不一样,服药效果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只有很特殊的情况,或者时间很短,医生才可能这样开药,长期服用的话,不会要求患者几种消炎镇痛药一起吃。”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骨科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