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的原因和症状有哪些

  脱肛又叫肛门异物脱出,脱肛是指肛肠疾病中直肠黏膜层脱出或者大肠脱出肛门的现象,在肛肠疾病中并不常见。尽管脱肛患病率小,但是对健康又很大危害。要预防和治疗脱肛就应该先了解脱肛的原因和症状有哪些。

  脱肛的原因有:

  内痔:便时内痔脱出肛门外,便后痔团自行回纳者为Ⅱ期内痔;便后痔团不能回纳,需用手法复位者为Ⅲ期内痔。痔团紫红或鲜红色,似草莓状,粘膜菲薄易出血。

  直肠息肉:直肠下端息肉可随排便脱出肛门外,能自行回纳,息肉表面为粘膜,粘膜发炎时呈草莓状,脱出息肉有蒂,常易出血。

  外痔:常因粪便干结,排粪用力后肛缘外突发生肿物、疼痛明显,局部为圆形肿物,触痛明显,表现为便后肛门部不适,不易清洁或瘙痒等症状。

  脱肛的症状有:

  主要症状为有肿物自肛门脱出。初发时肿物较小,排便时脱出,便后自行复位。以后肿物脱出渐频,体积增大,便后需用手托回肛门内,伴有排便不尽和下坠感。最后在咳嗽、用力甚至站立时亦可脱出。

  随着脱垂加重,引起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常有黏液流出,导致肛周皮肤湿疹、瘙痒。因直肠排空困难,常出现便秘,大便次数增多,呈羊粪样。黏膜糜烂,破溃后有血液流出。内脱垂常无明显症状,偶尔在行肠镜检查时发现。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肛肠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