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疾病有很多种,慢性肠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患者常常会出现腹痛腹泻,甚至还会导致便血。慢性肠炎对患者的危害较大,应及时正确治疗。最近小编从后台留言中了解到不少人都想了解这个病症,所以,今天给大家介绍慢性肠炎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肠炎?
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小肠炎和结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肠炎病程一般在两个月以上。
肠炎的病因
多由急性肠炎延治或误治诱致,一般有以下诱因:
1.慢性肠道细菌感染性疾病:如慢性细菌性痢疾、溃疡型肠结核、沙菌感染、肠道菌群失调。
2.肠寄生虫病:如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鞭毛虫病、结肠小袋纤毛虫病、肠道蠕虫病等。
3.非细菌性炎症:如克降氏病、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肠炎、结肠憩室炎、结肠息肉并发结肠炎等。
4.肠肿瘤:如结肠癌、直肠癌、小肠恶性淋巴瘤。
5.胃原性慢性腹泻: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晚期、胃空肠一致术后。
6.胰原性慢性腹泻:如慢性胰腺炎、胰腺癌晚期。
7.肝、胆道疾病所致慢性腹泻。
8.内分泌、代谢障碍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糖尿病。
肠炎调理与保健
一、日常调理
1.注意劳逸结合,不可太过劳累;暴发型、急性发作和严重慢性型患者,应卧床休息。
2.注意衣着,保持冷暖相适;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3.一般应进食柔软、易消化、富有营养和足够热量的食物。宜少量多餐,补充多种维生素。勿食生、冷、油腻及多纤维素的食物。
4.注意食品卫生,避免肠道感染诱发或加重本病。勿进食病死牲畜的肉和内脏,肉类、禽类、蛋类等要煮熟后方可食用,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烫洗。
5.忌烟酒、辛辣食品、牛奶和乳制品。
6.在发作期、缓解期不能进食豆类及豆制品,麦类及面制品,以及大蒜、韭菜、洋山芋、皮蛋、卷心菜、花生、瓜子等易产气食物。
二、如何预防
1.注意家户卫生、装纱窗、扑灭苍蝇、蟑螂,以及环境清洁。
2.避免带小儿到公共场所。
3.避免吃生冷不洁东西。
4.小儿之食器注意安全及清洁。
5.隔离病人及小心处理其排泄物。
6.个人卫生及卫生教育,尤其带小孩的人,要常常洗手,给小儿换尿布以后即要洗手;在接触小儿泌物后亦要洗手,以免细菌传染给小儿。
7.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使脾旺不易受邪。
三、食疗保健
苹果
含有鞣酸及果酸成分,有收敛止泻作用,慢性肠炎患者可经常食用。
山药莲子粳米粥
山药30克、莲子20克、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用,有健脾和胃及止泻之效。
大蒜粥
取大蒜30克,去皮,切碎末,粳米100克加水1000毫升煮粥,早、晚温服,有止痢、止泻效果。
马齿苋粥
鲜马齿苋90克(或干马齿苋30克),加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用,可止泻。
饮食不合理是慢性肠炎病发的重要原因,所以患者要特别注意生活中的饮食。尤其应密切观察自己对各种食品的适应性,找出自身肠道不适应的食品,避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