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新年小目标是这一年过得更健康,可以考虑一下清理肠道。更新肠道里的细菌及其他微生物(被统称为肠道微生物群)对健康而言,是一项长期的投资。人体内寄居着数万亿微生物细胞,根据估计,其数量是人体细胞的十倍。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丰富的肠道微生物群有助于我们处理食物中的营养物,增强免疫系统,还会做各种有益整体健康的零散工作。另一方面,微生物生态系统减弱所造成的后果则远不仅限于肠道,会影响方方面面,从过敏与炎症,到糖尿病和肥胖症等新陈代谢疾病,甚至影响抑郁和焦虑等心理健康状况。肠道微生物群的大部分组成在生命的早期就建立了,其决定因素包括遗传基因,以及由母乳还是配方奶喂养。微生物的多样性可能会被包括大量糖、肉类和加工食品的典型高热量美国饮食进一步破坏。
2017年1月11日,美国《细胞》杂志旗下《宿主与微生物》正式发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和意大利(布雷西亚大学医学院、那不勒斯腓特烈二世大学那不勒斯基因工程中心现代生物技术研究所)以人和小鼠为实验对象的最新研究报告,进一步验证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丰富自己的肠道微生物群。
该研究显示,将饮食改为以各色植物为主,对于获得更健康的微生物群或许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要改变肠道微生物群可能并不容易,没人知道这需要花多久时间。那是因为肠道里已经确立了生态系统,决定其如何吸收和处理营养素。所以,如果肠道里的微生物群落是由奶酪汉堡和意大利辣香肠比萨组成的日常饮食塑造而成,其产生反应的速度就不会像由蔬菜和水果塑造的肠道那么快,因为后者一开始就拥有更多样的微生物群。食物的营养价值一定程度上会被其遇到的微生物群落影响,健康饮食的营养成分必须从内而外考查,而不只是由外而内。该研究着手回答的问题之一是,饮食不同的个人在试图改善自己饮食习惯时,分别会有什么样反应。
该研究从人体内提取肠道微生物,将其移植到在无菌环境下养殖的小鼠体内,然后给小鼠提供美式饮食或植物为主的饮食。然后,再对小鼠体内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进行分析。
值得关注的是,该研究是从饮食习惯极为不同的两组人群里提取肠道微生物。其中一组是典型的美国日常饮食者,每天摄入约含3000kcal的食物,有大量动物蛋白质,水果和蔬菜非常少,最喜欢的食物包括经过加工的奶酪、意大利肠、午餐肉;另一组由热衷于控制热量摄入者组成,每天摄入食物热量少于1800kcal,在过去至少两年内一直细致地监测自己的饮食,严格坚持总体以植物为主的饮食,与另一组相比,摄入的动物蛋白质要少得多,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少三分之一,脂肪也只有一半。
结果发现,限制热量摄入组与遵循典型美国饮食组相比,肠道微生物群落数量要多得多,种类也多得多,还携带好几种被认为能增进健康的有益菌,那是以植物为主的饮食所特有的。他们在成年阶段的选择,极大地改变了自己的肠道微生物群。
在人体微生物群被移植到实验鼠体内后,这些鼠要么吃类似典型美国饮食的食物,要么是类似限制热量摄入人群的饮食。由典型美国饮食喂养的鼠,其肠道微生物群对植物为主的饮食反应更弱。其微生物群落的数量和种类没有同等程度的增长,其都朝着可预见的方向反应,但程度没有另一组那么大。
另一方面,这项研究也显示,小鼠同伴的肠道微生物群也会得到丰富,一开始,这些小鼠被关在单独的笼子里。然后,当这些小鼠被养在一起时,由植物饮食产生的微生物群便进入了由美式饮食塑造的微生物群内,因为小鼠养在一起的时候会吃彼此的粪便,所以很容易交换微生物群。目前还不清楚在人体中会有怎样的表现,不过人类有可能通过其他方式交换微生物群。根据之前的工作和研究,生活在一起的夫妻会产生彼此类似的微生物群。
培育更健康微生物群的最佳方式,或许是通过吃更多水果、蔬菜、全谷物、豆类、坚果或植物种子来摄入更多纤维。极力推荐植物饮食的责任医师协会(PCRM)糖尿病营养教育副主任、注册营养师梅根·贾丁(MeghanJardine)主张人们努力做到每天摄入40~50g纤维(高于大多数饮食指南建议的水平),并建议观察坚持吃真正食物(高纤维、更多以植物为主饮食)的人群,就会发现其肠道内的微生物群更有活力、有更强的遗传多样性、种类更健康、致病菌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