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痔疮疼痛难忍 胡乱求医险丢命

  得了痔疮,在很多人眼里都是小事一桩,对身体影响不大。痔疮的临床表现是大便时带鲜血,或有肿物从肛门脱出。然而,多数患者这出现便血的时候以为是"上火",于是有的自行"降火",有的甚至置之不理,这样就很容易使直肠恶变逐渐滋生,患者自身却浑然不觉。拖延不治、自行用药、打针消炎都是错误的作法,很多时候一个看上去不起眼的小病,却牵一发而动全身,酿成大祸。

  小诊所内贪图便宜

  小痔疮诱发心血管病

  罗大爷是一名退休工人,闲不住的他退休以后便迷上了下象棋,每天在楼下的凳子上一坐就是一整天。近日总感觉大便干燥还出血,有时还有疼痛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罗大爷估计自己是得了痔疮,但是他又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同时也难以启齿,于是就自己就近随便找了一家小诊所。

  经过小诊所大夫的检查,诊断为简单的内痔,说是打点滴就没事。想到打针后可以不用忍受疼痛的煎熬了,而且也不用惊动老伴儿,罗大爷二话没说,立刻要求大夫给他注射。以为摆脱病痛的罗大爷,回家两天后就开始出现肛门疼痛,不单痔疮没治好,病情还愈加严重。肚子胀得象个气球,每天上厕所如上刑场,有时蹲久了起身时还两眼冒金星,更别提下象棋了,老伴儿这才感觉情况不对,连忙给儿女打电话把罗大爷送到就近的医院诊治。

  到院后,医生连叹幸亏送来的及时,老人血压飙到了180。原本罗大爷的痔疮可以很好根治,但是由于小诊所的误诊、久拖导致现在罗大爷的痔疮为严重性内痔Ⅲ期。该院专家指出,痔疮一旦出现症状,就一定要趁早治疗,若不及时给于治疗,不仅疼痛会影响到工作生活,而且长期的出血,会造成慢性贫血,进而影响到全身的器官。尤其是中老年人,很容易因如厕久蹲,猛起身后突发脑溢血。所以,治疗时一定要擦亮眼晴,一些人轻信外面的一些非法门诊或者违规医疗广告,病急乱投医,最终耽误了治疗不说,把健康也搭进去了。

  自行用药不可取

  易延误病情

  不少患者每每便血发作,就自己随便买点口服药吃或者药膏涂抹,自诊自治。久久拖延下暗藏祸根,引发肛肠恶变。盲目吃药只会治标不治本。现在市面上流行很多痔疮药,口服药虽然很方便,但药物经过肝脏解毒及胃酸、消化酶的破坏,药效会大大降低,还易对胃部产生刺激,引起胃部不适,对肝脏也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而更为可怕的是没有发现痔疮背后隐藏着其他病因,痔疮出血,红肿突出,疼痛难忍。若干硬粪便划伤肛肠易还会引发肛裂,进一步感染形成肛窦发炎、肛周脓肿,甚至造成肛瘘。自诊自治,长久拖延只会加重病情,引发肛肠恶变。

  春季肛肠病易发

  却是黄金治疗时机

  进入阳春三月后,各大医院肛肠患者门诊量都有所上升,这在每年同一时期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为何到春季肛肠疾病易于多发呢?首先,人们在冬天大补特补,吃火锅、烧烤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体内积蓄了大量毒素,加上新年期间,亲朋好友相聚,难免暴饮暴食、通宵达旦,导致胃肠紊乱,引发肛肠问题。其次,立春后天气变暖,体内蓄积的内火过旺,易出现上火、便痛、便血等,痔疮易发作。加之,春季早晚温差大,人体内水分易蒸发,容易引起便秘而诱发痔疮。然而,现在多数人生活习惯不健康,尤其是办公族,久坐不动,饮食不合理,熬夜,运动不足等原因,也使得痔疮发病率不断攀升。

  尽管痔疮频发,但春天是"除痔"的好时机,天气暖和,穿着较少,有利于肛门部位新鲜空气流通,术后伤口愈合快,并且肛门周围的血管、淋巴组织丰富,抗感染能力强。此外春季人体组织活力大增,患者康复周期大幅缩短,可以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痛苦。

  专家提醒:肛肠疾病由于发病部位特殊,私密性要求高,很多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羞于就诊、害怕检查带来的痛苦、或是抱有侥幸心理觉得不治也可以痊、能拖则拖,最终导致措施最佳治疗时机。其实,当肛肠部位发出便血、肛门肿物脱出、瘙痒、疼痛等信号时,就说明已经存在问题,需及时就医确诊。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肛肠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