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作为一种发病率非常高的疾病,危害很多人健康。
这是我在临床工作中诊治肛瘘患者,与患者交流对话的内容;
这些问题都非常困扰他们,而且都非常有意义,我认真地回答他们每一个问题。
今天我把它们整理并写出来,我的想法是让这些对话变得有价值,让更多人认识肛瘘这个疾病,重视这个疾病,和医生一起参与到肛瘘的治疗中来,并且得到规范的治疗,降低复发率、致残率。
这些交流对话内容,涵盖肛瘘的概念、分类、病理机制、临床表现、
诊断、手术治疗、特殊类型肛瘘的处理、术后康复及肛瘘的预防等九部分。
患者问:肛瘘是什么?
医生答:
肛瘘是一种肛周感染性疾病,全称叫:肛管直肠瘘,是肛周的一种管道,贯通直肠与肛周皮肤,绝大多数由肛周感染演变而来;
是一种多发性疾病,常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是国内外公认的难治性外科疾病之一。
患者问:肛瘘病理机制是什么?
医生答:
1、肛瘘是肛周的一种感染性疾病,绝大多数来源于肛隐窝、肛窦的感染,开始可表现为肛周脓肿,随着炎症的吸收、脓腔的局限,管壁纤维化而形成瘘管;
2、少数由肛门囊性病变并感染、破溃,形成肛瘘,如皮样囊肿、囊性畸胎瘤、(膀胱、直肠、子宫)囊肿。
3、亦有少数肛周癌性病变导致的肛瘘,临床对于反复发作的复杂性肛瘘,必须警惕此类病变。
4、创伤、放疗后、克罗恩病、结核性感染等因素,亦可引起肛瘘。
患者问:为什么说肛瘘是难治性疾病?
医生答:
1、肛瘘的治疗,存在一个极大的治疗矛盾:充分切除病灶跟保护括约肌功能。
2、肛瘘是一种复发率很高的病,寻找内口,处理内口,至关重要,
临床中有部分内口寻找困难,导致不能切除内口,引起复发。
3、复杂性肛瘘因存在多个分支瘘管,瘘管弯曲等复杂情况,为了保护括约肌功能,未能剔除干净,导致复发。
4、肛瘘的感染部位特殊,位于经常受粪便污染的肛门周围,伤口难以护理,愈合困难;
5、肛门由于括约肌的存在,排便活动括约肌收缩,压迫瘘管,导致炎性渗出引流不畅,难以愈合。
6、肛瘘内口的存在,粪便、细菌、肠液容易从内口进入瘘管,不断刺激瘘管壁产生炎性反应,管腔难以愈合,无法自愈;
患者问:我是哪一类肛瘘,是早期还是晚期?
医生答:
一、根据瘘管位置高低可分为:
①低位肛瘘:瘘管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下;
②高位肛瘘:瘘管在外括约肌深部以上。
二、根据瘘管的多少可分为:
①单纯性肛瘘;内口、外口及瘘管各一;
②复杂性肛瘘:有多个瘘口和瘘管。
三、肛瘘的早期与晚期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
临床上,区分初发型肛瘘与复发型肛瘘,高位肛瘘与低位肛瘘,单纯性肛瘘与复杂性肛瘘更有意义。
患者问:肛瘘有什么症状?
医生答:
1、肛瘘多为肛周脓肿演变而来,早起症状主要是肛周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部分脓肿范围大,伴有发热、疼痛剧烈者,需紧急切开排脓,待瘘管慢性纤维化后行二期手术根治;
2、局部流脓,脓液的刺激引起皮肤的瘙痒;
3、肛周痛性硬节;
4、经久不愈的肛瘘,特别是复杂性肛瘘,由于纤维化瘢痕增生,影响括约肌功能,可有排便困难、排便不尽症状。同时伴有消瘦、贫血等疾病消耗症状。
患者问:肛瘘有什么危害?
医生答:
1、反复肛周流脓、疼痛,影响生活质量;
2、迁延不愈,瘘管增加,从低位变成高位、从单纯性肛瘘变成复杂性肛瘘,加大治疗难度,严重者变成不可根治;
3、严重者,破坏肛门括约肌,影响肛门功能,严重者肛门失禁;
4、临床上发现少部分长期肛瘘癌变;
患者问:我要做什么检查?
医生答:
1、肛瘘主要根据临床症状诊断,但术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准确评估瘘情况,制定手术方案,提高治愈率。
2、根据病情,可选择螺旋CT三维重建、直肠腔内超声(EAUS)、
盆腔MRI,其中盆腔MRI对于观察瘘管走形、与肛门肌肉关系非常好,可作为术前诊断的金标准。
患者问:肛瘘一定要手术吗?能根治吗?
医生答:
1、肛瘘几乎没有自愈可能,保守治疗效果也差;临床上,只有部分新生儿、小儿有自愈倾向,成人肛瘘多不可自愈;
2、如出现肛瘘早期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明确诊断,及早治疗,
这非常重要;
3、手术是唯一有可能根治肛瘘的方法;
4、早期诊断,早期手术,能根治;
患者问:肛瘘目前有什么手术治疗方法?
医生答:
肛瘘的手术治疗方法众多,根据肛瘘的不同形态、类型、合并症、基础疾病以及患者自身情况,有多重不同的手术方法;没有哪一种手术适合于所有肛瘘。
需遵循的原则是“微创”,权衡复发率、肛瘘切除与括约肌功能三者利弊,个体化治疗。
具体如下:
1、肛瘘切开术:肛瘘的经典术式之一。将肛瘘切开,清除瘘管瘢痕及炎性肉芽组织,适用于低位肛瘘。
2、瘘管切除术:肛瘘的经典术式之一,完整剔除瘘管,封闭内口,视情况剔除后Ⅰ期缝合(袋状缝合)。
3、瘘挂线疗法:分引流挂线和切开挂线。引流通畅,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但患者痛。
4、直肠粘膜瓣前徙术:游离直肠近端正常的粘膜瓣覆盖肛瘘内口,达到根治目的,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或克罗恩病肛瘘;
5、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有效保留了括约肌,肛门损伤功能小,是一种微创的新方法,但有一定复发率。
6、瘘管纤维蛋白胶注射封闭术:保护肛门功能好,但治愈率低于肛瘘切开(除)术;用于肛门失禁高风险者。
7、肛瘘栓填塞术:并发症少、可重复性好,但治愈率偏低,大多数研究表明治愈率低于50%;
8、视频辅助肛瘘治疗术(VAAFT);
患者问:我是克罗恩病肛瘘,该如何治疗?
医生答:
克罗恩病肛瘘首先要重视内科治疗,特别是有肠炎活动时,避免手术。联合运用抗生素、免疫调节剂、生物制剂等。
手术不应过于激进,仅仅作为缓解感染的手段。
1、在不伴有直肠炎活动的低位单纯性肛瘘,可行瘘管切开术,注意保护括约肌;尽量避免瘘管切除,加大创口,造成迁延不愈。
2、在罗恩病肛瘘与非克罗恩病肛瘘最大的区别是:切口难以愈合!
因此要避免使用切开挂线,应该用引流挂线,通过引流,达到减轻症状目的,促进愈合目的。
3、特别是高位复杂性肛瘘,长期的挂线引流,减轻症状,是克罗恩病合并肛瘘的可行策略之一。
4、对于高位复杂性肛瘘,在瘘管得到充分引流、控制好活动性直肠,直肠粘膜大体正常的前提下,可尝试直肠前粘膜前徙术,封闭内口。
5、无法控制的复杂性肛瘘可能需要行永久性造口或直肠切除术。
患者问:术后康复要注意什么?
医生答:
肛瘘作为一种特殊位置的感染,术后切口的管理因手术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如处理不当,直接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失败,导致复发,功亏一篑。
肛瘘手术仅仅是治疗的一半,术后伤口的换药,引流条的放置是否到位至关重要。
建议由手术主刀医生亲自换药,在临床诊疗中,肛瘘患者,我均亲自换药,直至伤口完全愈合。
患者问:换药疼痛难忍,受不了,我配合不了!
医生答:
肛瘘术后的换药非常重要,要坚持每天换药,保持局部创口引流通畅,
如果疼痛明显,我会在换药前使用止痛药,减轻疼痛,基本都能忍受。
金属质感分割线
患者问:肛瘘如何预防?
医生答:
1、养成良好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蹲;避免过度使用肛门,如便秘、腹泻,损伤肛管粘膜。
2、加强体育锻炼,促进盆腔血液循环,特别是加强提肛运动,增强提肛肌功能。
3、饮食尽量清淡,多吃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青菜水果。
4、积极防治相关疾病,如直肠炎、肛窦炎、糖尿病。
5、发现肛周脓肿,应及早治疗,早期切开排脓,可以预防部分肛周脓肿演变成肛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