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角度看小儿常见病

  感冒需分清风寒风热后治疗

  在临床上,经常会见到一些患儿或发热、或咳嗽,往往久治不愈,有的孩子甚至在一年中反复发作,几乎每月都要去医院输液;还有一些孩子不爱吃饭,经常肚疼,看起来身体瘦弱,面色黄而无光采,头发黄而无光泽。面对这些问题,家长非常纠结。其实儿童的疾病相对好治,这是由于儿童的生长发病特点决定的。因为儿童生机蓬勃,组织再生能力非常强,又没有情志方面的问题,大多数儿童感冒,不是吃坏了,就是受凉受热所致,因此只要及时治疗,很快就会康复。

  但是许多家长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疾病,看到孩子生病了,就会买感冒、退烧、消炎、止咳之类的药品给孩子服用,其实这是非常不可取的。感冒有很多种,如风寒感冒、风热感冒,从症状上相差不多,治疗起来却完全不同。

        风热感冒应用辛凉解表方法,使用药性偏凉的药物;风寒感冒则是寒邪侵袭肌体,导致发热、鼻塞、头痛、无汗等症状,应用辛温解表的药物,药性偏温。这两种感冒的用药是不一样的,家长不能根据药品的说明给孩子用药,一旦用药不当,则会造成不良后果。孩子的病虽然好治,但孩子脏腑娇嫩,形气未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差,一旦发病,变化非常快。

        比如外感风寒的感冒,家长给孩子吃了治感冒的药,孩子因个体差异不同,有的孩子用药后症状缓解,体质弱的孩子有可能不起作用,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入里化热以后,很可能影响到气管、肺脏,导致肺炎;如若再不引起重视,孩子的病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出现四肢厥冷,面色发白,大汗淋漓,心悸,唇紫等症状,这时孩子的病就非常严重了。同样是风寒感冒,治疗不及时也可能致使寒郁化热热极生风,出现抽搐症状,所以很多小孩子高热时会抽疯,其实是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当未能控制高热造成的。

  孩子的脏气轻灵,易寒易热,易虚易实,寒热虚实的变化比较快,病情错综复杂,家长一定要及时治疗。

  发烧有外感也有内伤

  家长最怕孩子发烧,孩子一烧,马上退烧。其实发烧并不可怕,一个孩子能够烧起来,说明体内正气强壮,发烧实际上就是体内正邪斗争的结果,邪气侵犯人体后,人体必须积极主动地和邪气作斗争,而斗争的结果就是发热。如果一个体质虚弱的孩子轻易不发热,并非好事。

  孩子低热时,不要马上退热,如果持续发热,达到38℃以上,就应该给孩子退热,以免出现惊风抽搐的现象。孩子发热用药后,当时可能烧退了,但过几个小时又会烧起来;去医院输液或打退烧针也一样,烧退下去后,晚上睡觉时往往又会烧起来了;或者孩子通过治疗,烧退下去了,但却出现面色发白、不想吃饭、泄泻呕吐等症状,而过一段时间后可能又会烧起来。其实,这是因为孩子发热治标不治本的结果,也就是说病未能完全去除。

  孩子发热,必须明白发热的原因,才能正确施治。孩子发热,一般由两大原因引起,一是外感发热,一种是内伤发热。外感发热是孩子感受外邪导致的发热,外邪有很多种,有风、寒、暑、湿、燥、火等六种不同的情况,在正常情况下,孩子不易感受这些外邪,但一旦孩子的抵抗力下降,则外邪才能侵犯人体。因为外邪有多种,所以小儿的外感情形也不同,治疗起来比较复杂,不能因为孩子流清鼻涕、打喷嚏,就贸然用药,应细细辨证,看孩子是否出汗、咽喉是否红肿等等。

  内伤发热,是指孩子发热不单纯是感冒引起,还有内伤。这里的内伤,主要指食积的问题。现在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营养,生怕孩子饿着,吃饭过饱,日积月累孩子体质就会受损,食积在内,引发感冒,这种感冒引起的发烧用简单的治疗感冒的方法是退不了烧的,必须将体内的积滞消除掉,才能退烧。

  还有一类发烧表现为夜间发热,以低热为主。这是因为孩子之前有发高热的情况,时间又比较长,治疗不够彻底。长期发烧必然损伤孩子的津液,以致孩子肺阴不足,夜间发烧,治疗这种发烧需养阴润肺才行。还有的孩子烧退后出现咳嗽症状,或咳嗽时伴随低热,往往干咳无痰,夜间咳嗽比较明显,这种咳嗽也是高热时间太长,肺阴亏虚引起,治疗时应养阴润肺,在退烧的同时,咳嗽也就治好了。

  民间小偏方,感冒早期可用葱姜汤

  孩子的疾病应让医生及时诊治,但是一些有效的民间验方还是可取的。比如,孩子感冒初期,不论寒热,只要出现流鼻涕、打喷嚏或者轻微发热,又不方便去医院时,可将鲜姜三片切碎、葱白三寸切碎,热水冲一大碗服下,如果孩子喝不下去,也可适当调味,稍加一点盐、酱油等。孩子喝完后,不让其再出门,多喝水,早睡觉,夜里盖好被子,早晨起来病就会好。当然,如果病症不好,应及时去医院诊治。这个方子还可以改用香菜和鲜姜,制作食用方法如上。病在体表,一出汗就好。这两个办法就是出汗的办法,对感冒的早期治疗很有效。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儿科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