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老师家长们都得警惕!

秋冬季,一种让爸妈们听了“肝儿颤”的传染病又卷土重来了!它爱在孩子们的手脚口周留下“吻痕”,它发起脾气来,熊孩子也会“一蹶不振”,它就是——手足口病!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儿童发病率最高。其他年龄也可发病。

如何区分手足口的疹子和荨麻疹的疹子?

荨麻疹属于一种过敏性皮肤病,一般是因为过敏性食物、药物或者昆虫叮咬而出现的水疱、丘疹等皮疹。

荨麻疹的疹子呈淡红色或淡褐色,摸起来较硬,大小不等,周围无红晕,多会剧烈瘙痒,以夜间尤为明显,严重影响宝宝睡眠。

可群集或散布,多见于胸背和四肢。手足口的疹子多为大米状的椭圆形白色水疱,周围有红晕,不痒,散布于指腹、手掌心、脚掌心、口腔等部位。

如何区分手足口的疹子和出水痘的疹子?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水痘的疹子一般会遍布全身,以前胸后背部最多。此外,头皮、脚底、手指、手掌都可能出现疹子,非常痒,呈现透明的水泡,泡内液体较多。

手足口病的疹子则主要出现在口腔黏膜、手、脚和屁股等部位,泡内液体较少,比较干瘪,同时伴随口咽或口腔溃疡,宝宝会因咽痛导致拒食。

如何区分手足口与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种比较特殊的感冒。在临床门诊中,一般每100个感冒患者中就有5至10个可能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手足口病多为嗓子里先有疱疹,后发展到手心脚心,并伴有发烧。

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初为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围红晕,以后变成发亮的疱疹,破溃以后变成小溃疡。多数可见丘疹、疱疹和溃疡同时存在。

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由此可见,主要还是我们学龄前儿童家长需要加倍留心。

感染手足口病有什么变化?

发烧:大多是低热,甚至有孩子不发烧,极少数的孩子甚至会出现高热。

出疹:手、足、口、臀部为高发区,疹子呈现斑疹、斑丘疹或囊泡。

食欲不振:咽喉痛、吞咽困难、厌食、呕吐。

手足口病有办法治疗吗?

十分遗憾,目前尚无特效抗肠道病毒药物。

但好消息是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一般在1周内痊愈,无后遗症。少数患儿发病后迅速累及神经系统,表现为脑干脑炎、脑脊髓炎、脑脊髓膜炎等,发展为循环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患儿病死率高。

家长尽早发现送院治疗可减低意外事件的发生。

目前的药物仅能缓解它表现出来的症状。

发烧

如体温大于38.5℃时,可以服用非处方药。

年龄≥3个月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

年龄≥6个月可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少于3个月患儿建议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进行用药。

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会使吞咽疼痛,所以孩子可能不想吃或喝。

这时候需要帮助孩子获得足够的液体,以免他们脱水。

此时建议吃冷的食物,如棒冰和冰淇淋,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另外流质食物对孩子来讲可能更容易吞咽。

成人有可能会被生病的宝宝传染上手足口吗?

人类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成人大多因已经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成人即使感染了手足口病的病毒,在自身抵抗力强时也不会表现出症状。

但当成人忙于照顾生病中的宝宝而疲劳过度,抵抗力低下时,也会有部分被宝宝传染上而发病,通常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有人会误以为是口腔溃疡。所以提醒家长们在照顾宝宝的同时,也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手足口病可以预防吗?

有人总结了“15字口诀”来抵御它↓↓↓

勤洗手

宝宝要洗手

宝宝饭前、便后,或者外出回家之后,爸妈要给宝宝洗手。有些宝宝喜欢吸吮手指,更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爸妈要洗手

爸妈在和宝宝玩耍、给宝宝换尿布或处理便便之后,要洗手。

洗手要彻底

为了洗干净双手,建议用流动的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至少洗20秒。洗完之后,要用各自的毛巾擦干。

吃熟食

给宝宝吃的食物,一定要确保“全熟”。生冷食物不!半生不熟不!

喝开水

给宝宝喝的水,要彻底煮沸。

勤通风

家里要经常开窗通风。另外,在手足口病流行的时候,尽量不要带宝宝去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晒太阳

宝宝的衣服、尿布、毛巾、被褥等物品,要经常换洗和晾晒。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次给宝宝使用餐具或奶瓶之前,进行高温消毒。

洗手是防止这种感染的传播的最重要的措施。家长可以保持家居清洁并消毒桌面,玩具和儿童可能触摸的其他东西也很重要。

如果您的孩子患有手足口病,请让您的孩子请假在家休息。

注意的是成人也会是手足口病病毒的隐性传染者。

但可能不会发病或只出现感冒等轻微症状,此时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条件允许尽量不抱孩子或洗干净手带好口罩再去抱孩子。

预防接种疫苗

目前市面上的手足口病疫苗为EV-A71型灭活疫苗。该疫苗为二类疫苗,需家长自费接种。可用于6月龄~5岁儿童预防EV-A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

宝宝得过一次手足口病,是不是以后就不会得了呢?

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导致手足口病。因为病毒种类比较多,各种病毒间,甚至同种病毒不同血清型间缺乏有效的交叉保护,因此得过一次手足口病的宝宝有可能因感染不同种病毒(或不同的血清型)而导致多次发病。所以,即使得过手足口病的宝宝也还是要预防这种病。

目前疫苗对EV-A71引起的手足口病保护率达90%以上。但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很多种,所以接种了手足口病疫苗,仍可能会得手足口病。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儿科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