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系列一:宝宝被鱼骨(刺)卡到怎么办?

  前段时间我家大宝就在吃鱼的时候一个不小心被鱼刺卡到了。还好属于小鱼刺,他自己就咳出来了。育儿路上果真暗藏无数风险,想着还是要给妈妈们科普下急救知识。虽然有可能你一辈子都用不上一次(当然也希望永远都用不上啦)但是你不能不懂急救知识.
 
  废话不多说了,直入主题:
 
  预判病情
 
  比较轻的情况
 
  能咳嗽,能呼吸,能讲话,能哭闹。说明异物没有堵住气道。
 
  如果小孩正在用力咳嗽,能咳出声音,而且想试图通过用力咳嗽咳出鱼刺。
 
  你需要做的是:不需要阻止他,淡定的密切观察,不乱拍背。
 
  如果咳出来了,皆大欢喜。如果没咳出来,这时候千万别试图用手挖出来。可在宝宝配合的情况下,在足够光线的照明下,看到位置在比较浅的口咽部时。又刚好有长聂子,可以帮宝宝取出。以上条件有一条不满足,就还是上医院
 
  比较重的情况
 
  与上面相反,出现四不能(不能咳嗽,不能呼吸,不能讲话,不能哭闹),但尚有反应,即可使用手法排除异物。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可能会用一只手或双手抓住自己的喉咙,面色青紫,表情痛苦,此时可以询问孩子:“你被鱼骨卡到了吗?”如果他点头表示是。则立即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手法。见下图
 
  小于1岁的,采用拍背,压胸法
 
  操作说明:
 
  跪下或坐下,将婴儿放在你的膝盖上
 
  如果方便,将婴儿胸部的衣服脱去
 
  让宝宝俯卧在你的左手臂上,头部略低于胸部,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固定在宝宝的双下颌部位,让宝宝的小脑袋固定住,请注意避免压迫婴儿的喉部软组织。左手依托在你的膝盖或大腿上,支撑婴儿,把宝宝的手也放在你的大腿上。
 
  用右手的掌根部,拍打宝宝双侧肩胛骨之间的部位,用力的拍打五次。注意:要用掌根部,不要用整个手掌去拍。否则一巴掌打下去,异物没拍出来,宝宝被你打得肺部受伤。
 
  每次都要用足够的力量拍打,拍打五次之后,看看宝宝嘴里有没有随着气流冲出来的异物。如果有,抢救成功
 
  如果上述操作,没有异物排出,则将你的右手放在婴儿的背部,并用手掌托住婴儿的后脑,婴儿将被完全包抱在你的两只前臂之间,用左手掌托住婴儿的脸和下颌,右手掌则托住婴儿的后脑,然后将婴儿全身翻转过来,抱住婴儿,使其脸朝上,让你的前臂靠在你的大腿上,保持婴儿的头部低于其躯干。
 
  在胸部中央的胸骨下半部,提供最多5次的快速向下的胸部按压,以每秒钟一次的速率进行胸部快速按压,每次都以产生足够的力量来清除异物为目的。
 
  重复最多5次拍背和最多5次胸部快速按压的程序,直到异物清除或者因而变得没有反应。
 
  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将婴儿双脚抓起倒吊从背部拍打,这样的错误方式,不但无法将异物排出,还会增加婴儿颈椎受伤的危险。还有不能盲目的用手指去清除婴儿喉中的异物,因为这样可能将异物推入气道,从而造成进一步的梗阻!
 
  大于1岁的,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立刻让患者站起来,你站在或者是蹲在患者的身后,用双手从后面把患者环腰抱住,你一手握拳,将握拳的拇指侧紧紧抵住宝宝的上腹部,大概在肋弓之下,肚脐之上的位置,用另一只手握住握拳的那只手,极速用力向内向上挤压,压后放松,重复而有节奏的进行,以形成冲击气流,把异物冲出。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让患者身体微微前倾,你抱拳冲击的方向,是向上向内,每次冲击维持1秒。力度要呈爆发性冲击力。冲击腹部时要注意,冲击的方向和力量,严格按照“向上向内”,“爆发性冲击力量”的原则来实行,不然可能会损伤到患者的内脏,胸部,肋部。
 
  自救方式
 
  让上腹部,大概在肋弓之下,肚脐之上的位置,抵住椅背上,极速用力向内向上挤。原则跟上面一样。
 
  以上所说的急救手法适用于所有喉,气管异物所致的重度气道梗阻,且尚有反应的患者。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海姆立克急救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也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并发症。如腹部或胸腔内脏的破裂,撕裂和出血,肋骨骨折等。因此除非必要,一般不随意采用此法。这里“必要”就是指异物完全阻塞喉部或气管。即使采用此法成功的排出了异物,也要带宝宝去医院看看。以排除有没有并发损伤或有没有残留异物的可能。
 
  此外,我们还经常听到鱼刺卡到了,用民间土办法。(孩子奶奶的第一反应就是吞一口菜干就下去了)。这些方法存在安全隐患,不建议使用。
 
  吞大口米饭或韭菜,干菜
 
  存在的安全隐患:因为鱼骨卡在咽喉中的方向尚不明确,吞大量固体食物不但不可靠,反而有可能将异物推向深处,加大危险性。
 
  喝醋
 
  存在的安全隐患:实际上喝醋并没办法软化鱼骨,相反,过量饮用醋容易造成宝宝食道和胃部不适。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儿科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