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中学后,大部分学生进入青春期,随着身高的迅速增长,原来较胖的体态逐渐瘦下来,表面上“小胖墩”不如小学高年级那么多了,但由于青春期是由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所以中学生肥胖会造成一些情感、心理和社交上的问题。由于中学生的生理机能接近成人,肥胖状态容易持续至成年,也更容易出现与肥胖相关的代谢异常(如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脂肪肝等),因此,中学生肥胖的健康危害比小学阶段更严重。
插图1:显示肥胖对多个器官系统造成健康损害,预防肥胖对一生的健康至关重要
肥胖对中学生的危害分为两种:
近期危害和远期危害
1、近期危害
1.体质差,易疲劳。肥胖造成体态臃肿、行动迟钝,活动时常出现心跳过速、气短、易劳累;肥胖的人往往体质较差,容易感冒发烧。
3.导致高血压。肥胖容易使青少年身体代谢的负担加重,心脏的负荷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和心脏肥大。据统计,超重、肥胖的学生中患高血压的比例分别是正常体重者的3倍和8倍,而且肥胖的程度越重,患高血压的可能性也越大。
4.诱发糖尿病。肥胖是确定的糖尿病危险因素。青春期,人体内各种激素水平及代谢发生急剧变化,生理、心理变化也随之发生,这一系列变化干扰了体内唯一具有降低血糖作用的胰岛素的正常代谢,同时生长发育期的饮食调节特点以及性激素与胰岛素的相互作用、青春期情绪多变等多种因素使血糖变得更加不稳定,很容易诱发糖尿病。所以,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如果肥胖将大大增加患糖尿病的危险。
5.出现血脂异常和血管硬化。肥胖可以使体内血脂出现异常,俗称“好胆固醇”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偏低,而“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偏高,使血管壁变硬,血管提早老化。临床上,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十几岁的小胖子血管严重老化,看上去就像患心血管疾病老年人的血管。
6.造成脂肪肝。肥胖和脂肪肝总是结伴而行,肥胖尤其是肚子胖的青少年发生脂肪肝的可能性非常大。当腰围和身高的比值达到0.46时应提高警惕,如果超过0.48,那出现脂肪肝的风险将非常大,需要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测和评估。
2、远期危害
青少年肥胖对身体产生的危害是长期的,不仅可以造成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慢性病,更重要的是肥胖本身可以延续至成年期,而且这些肥胖相关慢性病的累积效应也是时间越长危害越大。科学家发现,婴儿期可爱的胖娃娃有一成会发展为成年后的大胖子,7岁时的“小胖墩”有四成会发展为“大胖墩”,而中学生如果肥胖将有七成以上会持续到成年阶段。所以,如果青少年肥胖,将会影响成年后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