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可以侵犯任何年龄的人群,常常影响6岁以下儿童,1岁以下幼儿为高危人群。年龄越小,症状越重。症状以急性水样便为特征,因此特别容易引起脱水。
轮状病毒腹泻早期应及时补充含有一定电解质的液体,比如口服补液盐;后期,因乳糖不耐受现象,可坚持母乳+乳糖酶或选用不含乳糖配方粉。益生菌也有一定缩短病程的作用。
遇到孩子腹泻,可以留取大便标本进行直接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而且检测方法准确性较高。由于轮状病毒又分为好几型,理论上可以多次感染轮状病毒,但实际上,很少有婴幼儿能患两次以上。
轮状病毒性胃肠炎
轮状病毒引起的胃肠炎常发生于秋冬季节(10月-次年2月),所以过去被称为「秋季腹泻」。虽然轮状病毒性胃肠炎不仅仅发生于秋季,但秋季仍是高发季节。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好发年龄为6个月至2岁的婴儿,4岁以上比较少见。
1.怎样确定孩子患了轮状病毒性胃肠炎?
通过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能够快速测定是否轮状病毒感染。
检测要求家长在孩子腹泻后,将大便标本留在干净的塑料瓶内或保鲜膜内,在婴幼儿排便后2小时内送至医院化验室进行检测。
2.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有哪些表现?
患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时,孩子会发热、呕吐,大便呈稀水样,也可形容为「蛋花汤」样。
轮状病毒性胃肠炎初期,孩子以发热和呕吐为主,呕吐期间,进食液体比较困难,往往是喝10毫升水,呕吐出20毫升。这时,家长应该尽可能保持孩子处于安静状态,尽可能减少呕吐次数。
同时,诱导排便也是制止呕吐的有效方法。早些排出胃肠内的毒素,还有利于疾病的早期恢复。
此外,轮状病毒胃肠炎仍然符合感染性胃肠炎表现——发热、呕吐在先,紧接着就进入腹泻阶段,以水样便为主。婴幼儿非常容易出现脱水,应积极治疗。
3.轮状病毒性胃肠炎严重吗?
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病程在5-7天,对孩子的主要危害是脱水,预防和治疗脱水尤为重要。此外,服用益生菌进行辅助,并在母乳+乳糖酶或不含乳糖配方奶支持下,5-7天,患儿即可自愈。
轮状病毒最大的危害——脱水
轮状病毒性胃肠炎对婴幼儿造成的危害就是呕吐以及腹泻后的脱水。脱水指的不仅仅是水分丢失,同时还有电解质的丢失。
1.问题有多严重?
轮状病毒胃肠炎来势凶猛,它损伤小肠黏膜的速度极快,可致小肠黏膜吸收水分明显减少,同时导致乳糖消化障碍,增加肠内渗透压,致体内大量水分进入肠道,最终导致大量含有电解质的水分快速丢失,引起脱水。严重脱水可造成大脑等器官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2.家长该怎么办?
腹泻期间,家长应给孩子服米汤、苹果汁等含有糖、盐、水分的混合液体。
从严格标准来说,药房能够买到的含有电解质的「口服补液盐」是最佳选择,液体中含有的葡萄糖、钠和钾以及水分,可有效预防和治疗轻度脱水。
使用时按照说明书上的稀释方法,少量多次喂服,既可预防脱水,又可治疗轻中度脱水。
另外,家庭治疗中,在尽可能进水情况下,如果孩子4小时内仍没有排尿,甚至出现哭时少泪、口腔干燥等情况,应到医院就诊,通过静脉输液纠正脱水。
轮状病毒感染要用抗生素吗?
有些家长一听孩子是「秋季腹泻」或「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立刻给孩子用抗生素。但实际上,轮状病毒胃肠炎是典型病毒感染,理论上没有必要使用抗生素。
轮状病毒可侵犯小肠黏膜,造成黏膜损伤,所以,大便常规检查除可查出轮状病毒抗原阳性外,有可能会发现少量白细胞和红细胞(<10个/高倍视野)。
不要因大便中发现少量白细胞和红细胞就用抗生素,以免造成轮状病毒感染基础上又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使病程延长。
我曾接诊过一名11月龄的女婴,前一天开始不舒服,半夜发热,第二天早晨开始呕吐,至傍晚共呕吐8次。此间,家长给孩子服用了头孢克肟和中药。大便检查显示为轮状病毒胃肠炎。当问及家长为何选用抗生素时,家长的回答非常简单:「为了消炎。」
这位家长的想法和做法非常具有代表性,但抗生素只针对细菌或一些特殊微生物感染,绝对不能杀灭病毒。
大量、频繁的抗生素应用会导致孩子肠道内正常菌群破坏增多,肠道屏障完整性受到损害。亲爱的家长,别太爱抗生素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