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细菌性脑膜炎?
细菌性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常见的一类疾病,是由于细菌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脑内,引起的急性脑和脊髓软脑膜,蛛网膜及脑脊液的炎症。人们对于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认识可以追溯到1805年,瑞士医学家vieusseux最先报道了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症状。
闫振文博士解释说,理论上讲,所有细菌都可以引起细菌性脑膜炎,其中脑膜炎球菌所致者最多,依次为流感杆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及其他革兰阳性杆菌、葡萄球菌等。在人群中有5%左右的人在其鼻咽部可找到脑膜炎双球菌,可以通过呼吸飞沫与密切接触传播。
脑膜炎在婴幼儿中的发病率更高
李栋方博士说,虽然恩特舍贝死于细菌性脑膜炎,但是事实上,脑膜炎在婴幼儿中的发病率更高,而且危险性更强。细菌性脑膜炎在婴幼儿中高发的是双球菌性脑膜炎,最常发生于3个月至2岁的婴儿,特别是一岁以内的婴儿中。
早产儿、早期破水并难产的婴儿,出生后无呼吸进行复苏术抢救的孩子,在脐血管插入导管的宝宝,都是双球菌性脑膜炎的宠儿。他们有的出生后两三天就会发病,而且喜欢和败血症一起发作。但是不发烧,血里的白细胞也不增多,因此会给早期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
也有的孩子在出生后2—4周才发病,这时的孩子一般都已经回到家里了。妈妈发现孩子光睡不吃奶,不吃不动不哭光睡觉,那么就要留心警惕是否脑膜炎或其他严重疾病的早期表现。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发热,呕吐,易激惹,抽搐发作,尖声哭闹以及囟门膨起或绷紧都是常见的脑膜炎症状。但这些症状没有特异性,和普通的感冒发热极其相近,因此早期较难鉴别,也容易误诊。由于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尤其是脑膜炎双球菌性脑膜炎,可以在数小时内引起生命死亡,必须及早作出正确诊断并进行紧急治疗。
因此,当怀疑到细菌性脑膜炎时,应立即给予治疗,而不能等待脑脊液的化验结果才开始治疗。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前些日子就收到了一个从外院转过来的1岁小病人,到达急诊后,医生还未来得及诊治病人就死亡了,尸检结果正是细菌性脑膜炎。
细菌进入人体是否发病,取决于人体和病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成人中,肺炎双球菌是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因。闫振文博士进一步解释说,细菌进入人体是否发病,取决于人体和病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多数情况下人体是出于一种健康的带菌状态,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或者毒力较强时才会引起脑膜炎的发作。因此,带菌者当中只有小部分人会发生脑膜炎。病原菌一旦进入人脑的蛛网膜下腔内,即开始大量繁殖,破坏细胞并释放各种细胞毒素等,使血脑屏障遭到破坏,导致脑水肿,脑积水,颅内压力增高,感染性休克等,最终可引起患者死亡。
细菌性脑膜炎的治愈率低,死亡率高
闫振文博士说,细菌性脑膜炎直到20世纪初期,始终被视为一种致死性疾病,40年代的青霉素等抗生素的问世及在临床应用使得许多病例得以治愈,但是近年来致病菌谱的变化和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依然很高。有研究报道,美国流感嗜血杆菌耐药菌株已经达到30-40%,耐药肺炎球菌在亚洲国家也很常见,欧洲国家达到了50%。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经过有效的抗生素的治疗,细菌性脑膜炎的死亡率仍可高达19.7%,婴儿,儿童和老年人的死亡率更高,未经治疗的病例一般均会死亡。
(实习编辑:梁敏姿)
点击查看更多儿科资讯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