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感冒的多发季节,很多宝宝因为感冒发烧进而引起中耳炎,家长却全然不知。虽然引起中耳炎的原因很多。但最常见、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感冒。临床统计显示,中耳炎70%~80%都是由感冒引起的。
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后天获得性免疫不健全、抵抗力弱,容易被致病微生物感染,经常发烧感冒。儿童感冒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进而感染中耳,尤其是婴幼儿咽鼓管比较宽、平、直,细菌容易进入中耳,如果婴幼儿中耳炎治疗不及时,会转成慢性中耳炎,后果不堪设想。由于中耳炎具有隐蔽性特点,容易被忽视,感冒时要特别注意耳部,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预防婴幼儿中耳炎,最主要是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天冷时,要让宝宝注意加强锻炼,提高御寒能力,注意保暖。新妈妈喂奶时,尤其要注意正确的喂奶姿势,避免奶水呛入中耳。
如果急性中耳炎没有得到合理治疗,会演变为慢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反复感染会使听力越变越差,若引起胆脂瘤中耳炎,还可能引起眩晕、面瘫乃至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有生命危险,最好赶在并发症出现少、病情不严重时进行治疗。
患者应该尽量在中耳炎急性期的时候就及时发现并治疗,如果有鼻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的,也应该及早到医院耳鼻喉科通过内窥镜的检查,只有对耳鼻喉内部情况有更直观的判断,对疾病作出更准确的诊断和针对性的治疗,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中耳炎。
(实习编辑: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