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用来作对比的就是清音丸和黄氏响声丸。如用家居里面这两款常见药品来做一个比较,究竟哪一款药较为实用呢?
黄氏响声丸。主治功能有疏风散热,化痰散结,利咽开音。常用语声音嘶哑,咽喉肿痛,咽干灼热,便秘尿赤等。成分里则含有薄荷、浙贝母、连翘、蝉蜕、胖大海、酒大黄、川芎、儿茶、桔梗、诃子肉、甘草、薄荷脑。辅料为药用炭、蜂蜜、虫白蜡。从药材上看来,黄氏响声丸的组成药方的主治成分多为是疏风散热的,比较用于实症引起的咽痛,即上火。
对于声嘶、咽痛、武汉发热的外感风寒者不太合适,也不宜在服药的期间服用温补性的中成药,胃寒便溏者、孕妇更是慎用。除此外,黄氏响声丸就没有多大的副作用和禁忌。
日常中咽喉肿痛,很多人都选择黄氏响声丸,而且咽喉发炎或开音也比较常用黄氏响声丸。更有报道指春运里的售票员和人民教师家里面都是常备着这款“开声圣药”,接下来我们再看看清音丸的功效是如何。
清音丸大多与咽炎挂钩,它主要的功能就是清音、利咽。主治肺热、胃热而引起的口干舌燥,声哑失声。清音丸系由清代《验方汇集》中的“清音丸”加减化裁而来,有清热利咽,生津润燥的功效,适用於因肺热伤津所致的咽喉不利、疼痛,口舌干燥等病症。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等急性炎症模型及小鼠棉球肉芽肿,研究了清音丸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清音丸对动物急性或慢性炎症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采用扭体法及热板法研究清音丸的镇痛作用,结果表明清音丸能显著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提高小鼠热痛阈值,提示清音丸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中医认为,咽喉为肺之门户,是肺的经所过之处,故肺病则会引致声音嘶哑,咽喉不利等咽喉部位的病变。清音丸中所含的诃子肉,具有苦降收涩的性味,既能敛肺气,止咳逆,又能下气降火,畅利咽喉,使肺窍无壅塞,声音清亮;乌梅肉味酸涩、气平,其性重在收敛。乌梅肉和訶子肉相配,敛肺利咽,生津止渴。川贝母苦甘微寒,滋润性强,能清热润肺;天花粉可清肺胃之热,养肺胃之阴,生肺胃之津,并兼有解毒、活血、消肿的功效;葛根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甘草可泻火解毒益气,并调和诸药。上述药物合用,共奏清热利咽,生津润燥的功效。
清音丸由9味药组成。用于风热火毒蕴结于咽喉导致的咽喉肿痛不利之证。风热之邪留连不去,转而化火化毒。喉为肺之门户,故外来之邪,首先犯喉。火灼津液,肺金失濡,故而不鸣。或火毒上灼肺叶,内蕴于胃,则咽自受累而见红肿热痛。至于口干口渴,舌红脉数者,皆为火热之象。
火毒炽盛,当清热泻火、解毒利咽。方选桔梗、寒水石为主药,桔梗辛平,可宣肺利咽;寒水石咸寒,可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二者并用,一升一降,一开一泻,相得益彰。桔梗得清池之寒水石,则开宣而不升腾;寒水石得升浮之桔梗,则更益清泄肺火而利咽喉。加用薄荷辛凉,散风透热,清利咽喉;青黛咸寒,清热泻火,凉血消肿;二药升降并施。共助主药清热泻火、解毒消肿之力,为方之辅药。子乌梅酸涩性平,可敛肺止咳,兼生津开音,用于久咳、燥咳之音哑咽痒效佳;硼砂、冰片性寒,均可清热解毒、爽口利咽、消肿止痛;四药同用,既助主辅药清热消肿利咽,又能敛肺生津开音,故为方之佐药。甘草甘平,既解毒利咽,又调和诸药,为方之使药。诸药合用,清香凉爽,既清热泻火解毒,又消肿利咽开音,故临床被广泛用于口腔之火毒之证。
根据以上的材料,我们可以得出就是清音丸所组成的药方针对日常生活中可能有的病症的用途是较黄氏响声丸优胜一筹的。因为它既攻口腔火毒之症,又治由飞胃热引起的声哑,可起泻火解毒调和之功效。所以日常家居推荐药品里,清音丸作用应稍胜黄氏响声丸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