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早期发现并远离鼻咽癌

  错过早期治疗是主要病因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鼻咽癌的治疗效果也有所提高,有资料显示,5年生存率由20世纪50年代的19%提高到目前的60%左右,尤其是早期患者(Ⅰ、Ⅱ期)可达80%以上。但早诊率近年来无明显提高,晚期鼻咽癌仍占大多数,总的生存率无大的改善。据相关数据统计,去医院就诊的患者中,70%已为晚期,绝大部分患者都错过了良好的早期治疗机会。

    案例1:吴小姐常感有持续性偏于一侧的头痛,于是到内科就诊,医生建议她到神经科看。经多次排查后,神经科医生建议她到耳鼻喉科检查,这才发现是原发肿瘤侵犯颅底骨质所致。

    案例2:齐先生常有耳鸣现象,直到耳鸣次数频繁,才去看医生,被误诊为分泌性中耳炎。专家称,人的鼻咽部与中耳腔间有根相通的咽鼓管,它可调节中耳腔内的所压,保持鼓膜内外压力的平衡,鼻咽癌好发于咽鼓管开口附近,癌肿压迫咽鼓管开口,导致阻塞,引起上述症状。

  早发现早治疗远离病患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减少感染EB病毒的机会。具体做法有:坚持用冷水洗脸,预防感冒。积极治疗急性鼻炎、鼻部邻近器官疾病以及全身性疾病,防止诱发本病。并避免在有毒或刺激性气体、粉尘多的环境久留。另外,不可大力擤鼻涕,以防浊涕走窜入耳。也不可长时间使用血管收缩性滴鼻液,如麻黄素、鼻眼净等,以免引起药物依赖性鼻炎。

    注意牙齿保健可避免引发鼻咽癌。慢性鼻窦炎患者应经常清除鼻内浊涕,注意擤鼻方法,以免鼻涕进入中耳腔,引发中耳炎。中医通常根据病症采用清热除痰、调补肺脾肾三脏为主要治疗手段。

    改变饮食习惯,少食腌制食品如腌肉、咸菜、熏鱼及含亚硝胺类罐头食品等。

    改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避免长期吸入干燥、多灰尘及刺激性气体。平衡饮食,纠正营养不良,戒除嗜烟酒等不良习惯。避免使用强烈收缩血管的制剂。少吃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适当食用含硒丰富的食物。如有鼻部干抽、头痛、耳鸣等症状,须首先到医院进行鼻咽镜检查。

(实习编辑:王翠婵)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耳鼻喉科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