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发布新闻称:SARS病毒的天然宿主不是当初以为的果子狸,而是一种名叫“中华菊头蝠”,事实上,早在2005年,中科院一研究小组就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披露蝙蝠是类非典冠状病毒的携带者。从2003年的爆发到时隔十年后的今天,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研究员带领的团队通过病毒株对比,再次证实中华菊头蝠系幕后元凶。
SARS冠状病毒是造成2002-2003年SARS暴发的病原,造成全球8094人感染和774人死亡的重大疫情。已有的流行病学证据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野生动物市场上的果子狸是SARS冠状病毒的直接来源。虽然在世界各地包括非洲、欧洲和中国的蝙蝠体内均发现与SARS病毒相似的SARS样冠状病毒,但这些病毒均不能利用人和果子狸的ACE2(即人SARS病毒受体)作为受体,不是SARS病毒的近亲。
据介绍,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研究员带领的包括EcohealthAlliance、AustralianAnimalHealthLaboratory、OneHealthInstitute、SchoolofVeterinaryMedicine,UniversityofCalifornia、Davis、华东师范大学和Duke-NUSGraduateMedicalSchool、Singapore在内的国际研究团队分离到一株与SARS(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coronaviru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样冠状病毒(SARS-likeCoV),进一步证实中华菊头蝠是SARS病毒的源头。
该团队分离的SARS样冠状病毒可以利用人、果子狸和中华菊头蝠ACE2作为其功能受体,并且能感染人、猪、猴以及蝙蝠的多种细胞。这些实验结果为中华菊头蝠是SARS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提供了更为直接的证据。这些最新结果发表在2013年国际学术期刊Nature。这也是该团队继2005年在Science上发表《蝙蝠是SARS样冠状病毒自然宿主》之后在此领域的又一项重大突破。
研究人员称,尽管蝙蝠携带多种病毒,但这些蝙蝠病毒传播到人的机会并不多。蝙蝠在自然生态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们传播花粉,是害虫的天敌,从不主动攻击人类。保护蝙蝠等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是远离野生动物病原感染的最好方式。
据报道,此次研究结果比此前的基因证据更具说服力,暗示了蝙蝠才是“非典”的传播源头。研究者使用由吉朗(Geelong)澳大利亚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成员发明的技术,从中国的菊头蝠排泄物中分离出类似非典型性肺炎的病毒。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教授查尔斯?沃森说,这一研究说明了“非典”病毒可以直接从动物传染给人类。由于人类和动物居住环境很接近,比如蝙蝠类动物就生活在人类周围,这为人类直接感染病菌制造了机会,查尔斯提醒说,“我们应当防范潜在威胁”。
一系列可怕的人类疾病——包括尼帕病毒、亨德拉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病毒和现在的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MERS)病毒——都来自于蝙蝠。去年在中东和欧洲引起恐慌的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源自哪里?美国与沙特阿拉伯的研究人员21日报告说,他们在沙特首位人类患者住所附近采集的蝙蝠样本中,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这是首次在动物中发现这一病毒。
一些科学家确实认为蝙蝠是特殊的;他们已经调用蝙蝠免疫系统中的冬眠和回声定位信息来解释翼手目类蝙蝠为何比其他种类更具威胁性。不过其他研究人员认为并不需要对蝙蝠数量和生活方式之外的因素进行解释。
(实习编辑:万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