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镜手术是否可替代显微镜手术?
导读:显微镜下和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基本手术入路相似,均通过鼻腔进入蝶窦,咬(或磨)除蝶窦前(下)壁,进入蝶窦内清除相应的蝶窦分隔和黏膜组织,确定中线,暴露鞍底进行相应手术操作。但两种术式又各有特点。 对于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目前全世界的医生采用微创经鼻蝶入路,这可以完成绝大多数垂体腺瘤的切除。入路是一样,但是操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显微镜下完成操作,另一种是在神经内镜下完成。孰优孰劣,目前主要是
心外科术后急性肾损伤动态预测模型
导读:模型建立组患者心脏手术后AKI发病率23.8%(1446/6081),RRT治疗率1.5%(93/6081),死亡率2.8%(170/6081);AKI患者中RRT治疗率5.7%(83/1446),死亡率9.3%(135/1446)。 为了建立中国人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CSA-AKI)发病的动态预测模型,上海中山医院的姜物华教授对其进行了研究,并于2016年血液净化论坛进行了相关议题的演讲。现对其
血fgf23水平可预测心脏外科术后急性肾损伤
导读:在发展为AKI的患者中血浆全段FGF23水平同样也升高,但其程度小于cFGF23。经校正年龄、术前eGFR水平、体外循环持续时间等因素后,体外循环结束后cFGF23水平升高与术后罹患严重肾损伤、肾替代治疗或死亡等风险增加独立相关。 成纤维细胞因子23(FGF23)水平的升高与慢性肾脏病病人死亡率增加有关,但目前尚缺少有关急性肾损伤病人的FGF23数据。 为此,DavidE.Leaf等人探讨了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