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元凶的6大背锅侠……你离科学认知致癌因素有多远?

压力、食品添加剂、电磁辐射、转基因食品、微波炉、塑料瓶装水……在你的认知里,是不是这些都是排名前列的致癌因素?
 
如果是的话,那么你和一项调查中英国普通大众的认知水平是一致。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利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1330名调查对象调查发现:
 
有43%的人认为压力可以导致癌症,尽管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这一点。
 
紧随其后的是食品添加剂,有42%的人认为食品添加剂能致癌,尽管也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这一点。
 
其次是电磁辐射,如无线网络和X光,有35%的人认为能致癌。
 
接着是转基因食品,比例为34%。
 
此外,分别有19%和15%的人认为微波炉和从塑料瓶装中喝东西也能致癌。
 
然而,事实真相是这样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你也这么认为的话,那么你离科学认知致癌因素显然还有一段距离。
 
另外,调查还发现,有12%的人甚至没有意识到吸烟能致癌。事实上,吸烟是英国首要的致癌因素。
 
更严重的是,竟然有40%的人不知道,晒伤也是另一大致癌因素,可能使患皮肤癌的风险增加3倍。
 
因此,调查结果认为,很多人对致癌元凶的认知有偏差,导致人们产生错误认知的部分因素要归因于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上假新闻泛滥,让人真假难辨。
 
虽然,对致癌元凶认知出现偏差并不一定意味着这些人的生活方式更有风险,但科学认知致癌元凶则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远离高风险的生活方式。
 
"令人担忧的是,那么多人列出的致癌元凶其实并没有可靠证据。"研究共同作者萨缪尔·史密斯说。
 
"与过去的研究相比,相信这些非科学说法的人,自本世纪初以来,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萨缪尔·史密斯表示,"这可能与我们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接触的信息和新闻有关。"
 
"如果我们想要人们作出科学决策,提高公众关于致癌因素的科学认知水平至关重要。"萨缪尔·史密斯补充道。
 
实际上,如果人们选择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话,如健康饮食、经常锻炼等,将近40%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英国癌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5年,英国诊断癌症病例有36万人,其中13.55万人完全可以通过预防避免的,而吸烟、超重、过度紫外线辐射,是三大最容易预防的致癌因素。
 
虽然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癌症的存活率在逐渐提升,但英国的癌症诊断率在10年时间里却增加了7个百分点。
 
英国癌症研究院的克莱尔·海德表示,获取与癌症有关的正确信息至关重要,因为这有助于人们辨别信息的真伪。
 
当然,知道最常见的致癌因素并不保证我们远离癌症,但有助于我们作出科学决策,以免让假新闻蒙蔽我们的双眼,反而忽略真正的致癌元凶。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莱恩·沙哈布博士表示,人们的认知非常重要,因为这些认知可以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
 
"对致癌元凶有正确认知的人们,更有可能不吸烟,吃更多的蔬菜和水果。"
 
因此,人们不应将癌症归结于"基因"或"命不好",而是应该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癌症就不会轻易找上门来了。

相关推荐

氨磺必利片(帕可)
氨磺必利片(帕可)
治疗精神疾患,尤其是伴有阳性症状(例如:谵妄,幻觉,认知障碍)和/或阴性症状(例如:反应迟缓,情感淡漠及社会能力退缩)的急性或慢性精神分裂症,也包括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病患。
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灵)
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灵)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因此阿司匹林肠溶片适应症如下: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风的二级预防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
达比加群酯胶囊(泰毕全)
达比加群酯胶囊(泰毕全)
预防存在以下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的成人非瓣性房颤患者的卒中和全身性栓塞(SEE): ·先前曾有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全身性栓塞 ·左心室射血分数<40% ·伴有症状的心力衰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2级 ·年龄≥75岁 ·年龄≥65岁,且伴有以下任一疾病:糖尿病、冠心病或高血压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典必殊)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典必殊)
1.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反应的眼科炎性病变及眼部表面的细菌感染或有感染危险的情况; 2.眼用激素用于眼睑、球结膜、角膜、眼球前段组织及一些可按受激素潜在危险性的感染性结膜炎等炎性疾病,可以减轻水肿和炎症反应。它们也适用于慢性前葡萄膜炎、化学性、放射性、灼伤性及异物穿透性角膜损伤; 3.有抗感染成分的复方制剂可以应用于发生眼表感染危险大的部位和预计有大量细菌存在于眼部的潜在危险时;本品中特有的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