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肾性贫血常需健脾生血
导读:肾性贫血是指慢性肾功能衰竭导致的贫血。当血清肌酐超过3.5毫克/100毫升时,绝大多数病员会出现贫血。 肾性贫血是指慢性肾功能衰竭导致的贫血。当血清肌酐超过3.5毫克/100毫升时,绝大多数病员会出现贫血。 主要是因为: ①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②血中存在抑制红细胞生成的物质; ③营养不良,缺铁或叶酸等。 因此,治疗肾性贫血除治疗肾脏病外,应视病情酌补铁剂
只祛湿、不健脾,湿气永远去不完
导读:赤小豆可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马齿苋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肠经。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除尘杀菌,消炎止痛,止血凉血。 一般说来,湿气产生的3大原因: 1、吃太多油腻食物,不好消化,瘀滞成湿气 2、消化能力差,没吃多少就腻,产生湿气 3、气候、环境的影响,例如沿海地区湿气重,所以常喝祛湿的汤;比如夏季人们因身体有湿,四肢变沉重,变懒。 此3类情
外行吃人参,内行只吃它!补气生血,价格却是人参零头!
导读:黄芪补气,力量比较小,起效缓慢渐渐增加,不容易胸闷上火。民国中医陆仲安因善用黄芪,当时有“陆黄芪”之美称,以此与中医史上明代医学家“张熟地”(即张景岳)相媲美。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它富含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可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心肌供血,调节血糖含量。中医对它的运用更是广泛,补气、生血、缓解胃下垂、改善体质,还可以延缓细胞衰老进程……